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多措並舉保障“就地過年”消費新要求

林春霞
2021年01月28日08:03 |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小字號

近期,由於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反復,為減少大規模流動可能引發的交叉感染,多個省區市發出“就地過年”倡議,並用發紅包、給補貼、派消費券、送流量、送零食、送旅游、送汽車、免費停車、培訓、法律援助等獎勵辦法把人留住。這些措施和辦法的出台,將給國內消費帶來哪些積極促進作用?人員不流動會否影響春節黃金假期消費熱度?就此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就地過年給消費提供了更多選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漆雲蘭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給全球帶來的經濟影響不言而喻。國內提出了“雙循環”,是一種非常好的嘗試。中國在疫情防控應對措施、經濟刺激政策等方面,在全球也是比較顯著的。

漆雲蘭認為,自從疫情暴發以來,大型的人口流動有所降低。這對消費存在結構性影響,例如,對交通、旅游等方面的貢獻極大削減。但是,節假日消費總體的貢獻並沒有削減。

同時,她指出,隨著環境的變化,人們消費觀念也會隨之改變,也會給消費者提供新選擇。像往年節假日,人員大量返鄉,付出的成本很大。今年提倡“就地過年”,這對外來務工者來說,可能找到另一條出路,由於沒有交通運輸的壓力和成本,他們可以提高在其他方面的消費水准和品質了。

據悉,住宿方面受“就地過年”趨勢的影響,消費偏好出現一定變化,在本地熱門酒店、民宿過新年迅速走俏。“今年除夕酒店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30%,上海、廣州、成都、深圳、重慶成為除夕酒店預訂量最高的幾個城市。”去哪兒副總裁劉晗對媒體表示。

華美酒店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高級經濟師趙煥焱分析指出,“就地過年”雖然令今年春節機票預訂需求有所降溫,但在本地知名的民宿、酒店過春節反而成為一種新興的消費模式。同時,除夕過后,大量出行需求都集中在自駕游和周邊游領域,郊區休閑度假酒店客流預計將迎來較高回升。

“隨著環境的變化,這對如何從供給側方面更好適應防控調配下的消費也提出了新要求。”漆雲蘭表示。

疫情防控下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

外地務工人員流動減少,有人擔心這可能會影響春節長假的消費,進而影響全年經濟增長。

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員魏際剛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產業發展會受政策、消費模式、消費水平、消費理念,包括要素的組合等多種方式的影響。

魏際剛表示,在當前這種情形下,一方面要加強疫情防控,另一方面又要保障生產,促進生活,改善民生。在疫情防控下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要統籌兼顧,要把疫情防控和生產生活、長期和短期、應急和常態有機結合起來。這需要多方主體共同合作,社會、企業、個體、消費者要有大局意識。

“為了美好的生活,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也為了新發展格局,各個主體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統一部署下,無論是生產側還是需求側,無論是生產、流通,還是消費、分配,需要達到平衡。在目標的引領下,同時要著力解決當前突出的問題。”魏際剛說。

在魏際剛看來,為了防控大局,外地員工留在工作地過年,他們所承受的是思念家人之苦。為滿足這些群體在異地過年需求,一些地方物流公司、郵政快遞春節期間不休假,通過這些物流和配送公司傳遞愛心,使得一些服務於民生的行業,其內涵和價值就會發生一些變化。

“愛就會兢兢業業,把產品質量把控好,把本職工作做好。這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他說。

魏際剛認為,當大家都傳遞愛的時候,無論是需求、管理,還是供給、改革都會有很大推進,這是一個很大的動力。

(責編:李宜霖(實習生)、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