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業務征求意見稿引熱議 專家:建立健全多層次監管體系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征信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辦法》), 規范征信業務及其相關活動,並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是繼《征信業管理條例》(2013年)和《征信機構管理辦法》(2014年)后,征信業又一重磅規制。
日前,人民網經濟民生採訪部與中國互聯網協會數字金融工作委員會聯合召開專題研討會,邀請多位業內權威專家就《辦法》征求意見稿進行深度研討。專家學者普遍認為,意見稿在適應數字征信新時代、加強信息主體權益保護等方面作了不少有益嘗試。與此同時,仍需進一步厘清征信業務的定義和范圍,積極探索分類分級管理制度等。
信用信息范圍需進一步明確
《辦法》征求意見稿對信用信息進行了定義:“本辦法所稱信用信息,是指為金融經濟活動提供服務,用於判斷個人和企業信用狀況的各類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人和企業的身份、地址、交通、通信、債務、財產、支付、消費、生產經營、履行法定義務等信息,以及基於前述信息對個人和企業信用狀況形成的分析、評價類信息。”
對於此定義,部分參會專家認為定義范圍若相對模糊,不便於后期監管,建議進一步加以明確。
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原副主任汪路認為,在上位法律未明確征信和信用信息等概念的情況下,要特別防范“泛化信用”。汪路說:“影響信用的因素很多,但不能因此把影響信用各種因素的信息,都稱之為信用信息。征信是為信用服務的。在沒有先明確定義征信業務的服務對象即信用的情況下,先給信用信息下定義,容易造成誤解。”
中國互聯網協會數字金融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原司長陳靜表示,辦法對“信用信息”的定義,囊括了描述個人和企業信用狀況的全部信息,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分析、評價類信息。如此廣泛的信用信息種類維度,不僅與《辦法》第五條“征信機構採集信用信息,應當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則,不得過度採集”存在矛盾,而且互聯網時代的債務、支付、交通、通訊、消費等信息從類型上看彼此還存在交叉關系。建議在厘清信用信息的定義和范圍的基礎上,加以分類監管。
征信監管需統籌約束與發展的關系
隨著《辦法》的公布,業界認為征信監管規則將逐步明確,更有利於保護個人信用信息的合理採集和使用,我國的征信行業也將走上更為規范的發展道路。
《征信業管理條例》第三章規定,經營個人征信業務的征信機構,應當取得國務院征信業監督管理部門頒發的個人征信業務經營許可証﹔經營企業征信業務的征信機構,雖然不需要取得征信業務經營許可証,但應當向國務院征信業監督管理部門派出機構辦理備案。《征信機構管理辦法》對設立征信機構的要求與上述規定相同。
《辦法》第四十四條指出:“以‘信用信息服務、信用服務、信用評分、信用評級、信用修復’等名義對外提供征信功能服務,適用本辦法。”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吳晶妹指出,當前市場活動及其對征信的需求發生了很大變化,除信貸信息之外,要求集中統一共享的信息面更廣,征信的范疇與維度更寬,征信領域更大。
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創始秘書長、中國互聯網協會數字金融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楊再平表示,征信管理應處理好發展目標和約束條件的平衡、征信市場幾個主體之間的平衡、在政府主體與市場主體之間的平衡,競爭和集中的平衡、監管與被監管的平衡。他認為,隻有處理好這5個平衡關系,才能更好服務好整個社會對征信業務的需求。
建立健全多層次的征信和監管體系
近年來,我國個人信息保護力度不斷加大。2013年1月,國務院發布了《征信業管理條例》,這部醞釀了近十年的法規,是中國征信業的第一部法規。但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企業、機構甚至個人,從商業利益等出發,隨意收集、違法獲取、過度使用、非法買賣個人信息,利用個人信息侵擾人民群眾生活安寧、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等問題仍然存在。
全聯並購公會信用管理專委會委常務副主任劉新海認為,對於個人征信機構的監管,目的是為保護消費者個人隱私,保証消費信貸服務者的公平正義。他建議探索分級監管制度,如面向某個領域,消費場景、某一些人群的專業征信機構的監管適當寬鬆,注重事中事后監管。
征信業務與個人信息息息相關,隨著金融信貸征信日益成熟、公共管理征信日新月異、市場征信日漸成長,業界也期待《征信法》的出台,以此保障行業健康發展。
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肖颯認為,目前現行的相關規定以及該《辦法》,其法律位階較低,對征信行業的約束力和強制力有限。如今,《征信業管理條例》出台已8年,征信立法亟需與時俱進,以此滿足對互聯網征信機構等新模式新業態的監管需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