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 京東用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助推鄉村“奔富”路

2021年02月26日11:15 | 來源:法制網
小字號
原標題: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 京東用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助推鄉村“奔富”路

  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京隆重舉行。河北武邑縣、阜平縣、灤平縣,陝西延川縣、寧陝縣,遼寧康平縣、安徽岳西縣、廣西田東縣等100多個縣市受到表彰。他們在過去幾年的脫貧攻堅路上,都與京東合作探索出了適應地方特色的產業扶貧模式。他們背后是一個個扎實落地、穩健成長的京東扶貧項目——跑步雞、飛翔鴿、游水鴨、跑山豬……

  武邑縣委書記劉勇表示:“武邑扶貧,貴在精准,重在創新。聞名全國的京東跑步雞扶貧項目就誕生在武邑。”

  從2016年初開始,京東集團陸續與全國110個貧困縣簽署電商精准扶貧合作協議

  京東2016年1月與國務院扶貧辦簽署《電商精准扶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此后陸續與全國110個縣簽署電商精准扶貧合作協議。五年來京東扶貧工作碩果累累,幫助全國貧困地區上線商品超300萬種,實現扶貧銷售額超1000億元,直接帶動超100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

  在助農領域,京東自2015年即提出農村電商戰略——工業品進農村戰略、農村金融戰略、生鮮電商戰略,截至目前京東平台累計實現農產品交易額超5800億元,打造了農產品上行的主渠道。

  表彰大會宣告了從脫貧到鄉村振興的轉變,京東也為鄉村振興提出全面的“奔富計劃”,打通農村全產業鏈條,推動鄉村振興。2020年10月,京東發布“三年帶動農村一萬億產值成長”的目標,幫助更多農民實現共同富裕。

  五年扶貧鋪就鄉村振興發展路徑

  不同於常規的做法,京東從一開始就致力於幫助農村地區打造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鏈的閉環,涉及種養殖、加工、品牌營銷、物流、金融、服務的現代農業全價值鏈,支持農村真正構建起可持續發展的產業能力。可以說,從扶貧開始,京東就已經鋪就了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徑。

  長期以來,農村地區農產品普遍受限於“小”、“散”、“非標”等問題,規模化不夠,市場競爭力不足。京東正是著眼於農村地區資源局限與產業化規模發展之間的矛盾,從農產品規模化生產、農產品品牌培育、農產品物流設施建設等方面多管齊下,幫助農村形成“產業造血”能力。

  在產業扶貧助農方面,京東與全國110個國家級貧困縣直接簽署扶貧合作協議,開設各級扶貧特產館250多個,設立扶貧頻道,全力推動貧困地區產品上行。2020年6月“京心助農”項目全面升級,通過整合供應鏈、物流、人才、流量、直播等全平台、全渠道資源,計劃在3年內帶動通過“京心助農”項目覆蓋的農人收入增長50%以上。

  自2019年9月上線以來,京喜社交電商平台快速覆蓋了10萬家工廠和數萬家農場,累計售出了超100萬噸農產品和70億件工廠產品,同時助力12萬農戶觸網,解決農產品上行難題。

  在基礎設施方面,作為支持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的骨干網絡,京東物流網絡服務范圍覆蓋了中國幾乎所有地區和人口。2019年,京東物流推出“千縣萬鎮24小時達”時效升級計劃,推動24小時達成為縣鎮級消費者可享的普惠式物流服務。

  在用工扶貧方面,近年來京東優先錄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解決貧困地區大量就業。京東一線員工中超過80%來自農村,解決了超過20萬農村地區人口的就業問題,通過提供穩定的收入、五險一金等福利,為20余萬農村家庭帶來保障。京東一線員工收入和福利明顯超過行業水平,甚至已經超過了2020年北上廣深的月收入中位數。

  河北阜平縣平石頭村的魏佳靜與江西瑞金的陳水生入職京東,幫助家庭擺脫了貧困

  在創業扶貧方面,2016年以來京東舉辦數千場扶貧助農培訓,覆蓋全國28個省區的貧困地區,為貧困縣基層干部、企業人員和貧困青年等群體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培訓、農業技術培訓等多方面多層級的培訓,為鄉村發展打下了人才基礎。

  在金融扶貧方面,自2016年以來,京東“眾籌扶貧”累計共幫助400多個貧困縣,上線眾籌項目超過1200個。同時,京東已在全國籌建京東惠民小站40000家,覆蓋超過1800個區縣,在全國招募合伙人超過65000個,已服務下沉市場用戶超過2700萬。

  在健康扶貧方面,2020年5月京東啟動“健康中國·醫藥補助工程”,面向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戶(含已脫貧貧困人口)提供每人每年1000元的購藥補助,單品補助比例最高達68%,合作藥企及補助目錄內藥品持續增加。

  在公益扶貧方面,京東公益“物愛相連”平台已上線扶貧類物資募捐公益項目近600個,累計收到社會公眾、愛心企業捐贈的物資近550萬件。

  智化社會供應鏈鑄就“奔富路”

  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深入開展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並以農業現代化示范區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2020年11月,京東提出面向未來十年的新一代基礎設施——數智化社會供應鏈。以數智化社會供應鏈能力全面助力現代農業,正是京東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和使命。

  京東基於多年的數據積累和市場經驗,推動了農產品的反向定制化生產,形成了一系列自有農產品品牌矩陣。比如,以“跑步雞”“游水鴨”“飛翔鴿”“跑山豬”為代表的養殖類農產品,以及以“等蜂來”“陰山優麥”為代表的加工類農產品。

  在河北武邑縣,“跑步雞”成為脫貧致富的明星項目。京東2016年就開始在業界率先使用了區塊鏈溯源及雞腳環等物聯網技術,對於跑步雞160天的全養殖周期進行監測,用互聯網技術進行追溯,保証產品的綠色、健康,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跑步雞”已經更形成了成熟的模式,已經開始復制到更多的地區。京東通過打造跑步雞、跑山豬等標杆項目,就是要以互聯網技術能力賦能農業的不同場景,幫助農業實現數智化轉型升級。

  京東跑步雞、游水鴨、飛翔鴿、跑山豬等自有農產品品牌矩陣在全國各地落地

  作為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京東致力於將長期以來打造形成的“新一代基礎設施”向農村地區開放,延續在脫貧攻堅過程中的堅實步伐,幫助農村地區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改善農村人民生活,實現共同富裕,全面走上“奔富”之路。

(責編:王連香、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