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防城港 做好“老新特”三篇文章 構建“海邊山”現代產業體系

2021年03月10日06:2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近年來,廣西防城港市深入貫徹黨中央賦予廣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個扎實”新要求,立足海、邊、山優勢,努力構建“海邊山”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打造“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南向門戶城市和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或總量位居廣西前列。

  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十三五”時期,防城港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7%﹔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年均增長4.9%﹔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9.9%﹔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8.3%﹔外貿進出口額年均增長11.7%。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以金屬新材料為重點的制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31.3%,第三產業增加值佔比提高0.9個百分點。地區生產總值、城鎮和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3項小康重點指標均提前實現翻番目標。

  產業經濟增長較快。臨港工業不斷壯大,中鋁、金川、廣鋼、中廣核、中糧等一批大型企業紛紛落戶,形成鋼鐵、有色金屬、能源化工、糧油等一批支柱產業。農業穩定發展,鄉村振興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扎實推進,海洋漁業生產總值佔大農業總產值一半以上。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旅游業連續多年增長超20%,實現東盟海產品冷鏈公鐵海聯運,東灣物流園入選西部陸海新通道重點培育物流園區,東興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指數進入全國縣域20強、西部第一。跨境金融業蓬勃發展,開創了人民幣對越南盾直接報價兌換的“東興模式”。

  開放合作呈現新局面。港口物流實現逆勢增長,2020年,港口貨物吞吐量累計完成12182萬噸,同比增長20.13%﹔集裝箱吞吐量累計完成60.11萬標箱,同比增長42.77%,是全國唯一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沿海主要港口,增速位居全國第一。堅定不移把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東興試驗區、邊境旅游試驗區等國家級平台做優做強。2020年,共組織集中簽約、開竣工醫學創新類項目28個,總投資645.3億元。加快建設總投資超4600億元的50多個文旅項目。深度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北欽防一體化,防東鐵路、防城港機場、南寧經上思至防城港高速公路以及一批20—30萬噸級泊位加快推進。東興口岸擴大開放通過國家驗收,峒中口岸升級為國家一類口岸。區域合作有序推進,落實廣西“南向、北聯、東融、西合”開放發展部署。

  改革熱度不斷躍升。發展動力活力不斷增強,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在全區排名第三,“十三五”時期,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增長283%,科技型中小企業106家,建成兩家院士工作站,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實現零的突破。多項改革創新舉措取得實效,圓滿完成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實施34証合一,啟動全國首個設區市“証照分離”改革試點、沿邊金融改革。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脫貧攻堅任務取得全面勝利,民生重點領域年均支出約100.99億元。教育和衛生事業取得突破性進展,建成自治區級多元普惠性幼兒園175所,一批中小學校建成使用。成功創建三甲綜合醫院。污染防治攻堅成效明顯,環境空氣優良率保持在90%以上,位居廣西前列。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全市建成區面積比2015年增加33%,城鎮化率位居全區前列。

  “十四五”時期,防城港市將全面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按照自治區要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利用沿海沿邊區位資源優勢,積極發揮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等平台作用,統籌做好傳統產業、新興產業、特色產業“老新特”三篇文章,加快構建“海邊山”現代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

  數據來源:中共防城港市委宣傳部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10日 17 版)
(責編:趙欣悅、楊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