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設立圖書漂流櫃、打通城鄉借閱資源,四川旺蒼縣——

書香 “走”在鄉間小路上(會后探落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本報記者  王永戰
2021年03月17日08:4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為四川旺蒼縣普濟鎮天台村的村民,在挑選“走”來的圖書。
  陳紹海攝

  核心閱讀

  借閱點距離遠、山路崎嶇,是四川旺蒼縣推廣全民閱讀的難題。為了延長公共文化服務半徑,當地以試點村落農家書屋為核心,在社組集中地帶挂起圖書漂流櫃。

  圖書從縣城“走”到鄉村,從農家書屋“走”進居民家中,流淌在田野上的這縷書香,讓閱讀成為村裡的一道新風景。

  

  四川廣元市旺蒼縣城南,群山連綿,公路一直向山上延伸,直入東河鎮紅埡村。

  春日正暖,村民辜朝兵爬上山坡,走向自家的養雞場。辜朝兵的養雞經驗,來自在農家書屋裡的閱讀充電﹔而他跟閱讀結緣的故事,還得從當地探索實施農家書屋延伸到社、建設圖書漂流體系說起。

  暢通資源

  縣城圖書村裡借還

  遠遠望見旺蒼縣圖書館的中巴車搖搖晃晃地開進紅埡村,辜朝兵總要第一時間往村委會旁的農家書屋跑去。中巴車送來縣圖書館的最新書籍,再把村民們上次借閱的書籍統一帶走。

  2019年5月起,旺蒼縣嘗試打通村社農家書屋與縣圖書館的資源,實現一張圖書卡可以在全縣通借通還,便利鄉村讀者借閱。同時,通過定期更新書籍,不斷充實農家書屋的藏書庫存。為了規范管理書籍,還統一給所有農家書屋的書籍編碼並登記上網,實現圖書“定向追蹤”。

  變了樣的農家書屋,成了辜朝兵空閑時去得最勤的地方。他之前干過網箱養魚的活計,由於不懂養殖吃了不少虧。2018年回鄉后,他建起了養雞場,在村裡的農家書屋看的第一本書就是《養雞全書》。平日裡,他時不時來書屋閱讀,尤其愛看農業管理、養殖方面的書籍。每次到縣城採買貨物,他也總喜歡到縣圖書館借幾本書回家。“這是前幾天在縣圖書館借的《養雞100個為什麼》,正讀得起勁嘞!”辜朝兵說,看完在農家書屋就能還,十分方便。

  辜朝兵還記得,幾年前農家書屋剛建好時,書架上的書不多,品類也比較單一,村民不感興趣,書屋人氣也不高。而這兩年,他發現書屋裡陳列的是縣裡統一編碼的書籍,類型也更貼合村民的實際閱讀需求。

  現在,辜朝兵已經成為村裡的養雞大戶。多少天給雞打一次疫苗、養雞場如何消毒殺菌……辜朝兵從書裡學來一招又一招。看到辜朝兵從閱讀裡嘗到“甜頭”,村民們也時不時到書屋裡學習知識。“真應了那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辜朝兵感嘆。

  開展漂流

  專人定期更新圖書

  距離紅埡村五六公裡的鳳陽村,獸醫李清濤是名愛書人,《獸醫藥理學與治療學》等書常年擺放在他的案頭,還定下每周到農家書屋閱讀一次的小目標。

  最近兩年,李清濤養成了一個新習慣,每到農閑去村五社的圖書漂流櫃借書。

  為了推廣全民閱讀,延伸服務半徑,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裡”,2019年5月起,旺蒼縣開始探索實施農家書屋延伸到社,將鳳陽村、紅埡村等作為試點村,以村裡的農家書屋為核心,在各個社組集中地帶挂起了圖書漂流櫃。圖書從縣城“走”到農家書屋,再從農家書屋“走”向居民家中,一個圖書漂流體系在試點村落建立起來。

  “旺蒼縣有60%的區域為山區,各個村落地廣人稀,山路崎嶇,村民們到農家書屋來一趟,短則半小時,長則幾個小時。”說起實行圖書漂流的初衷,旺蒼縣文旅體局副局長何曉軍表示,就是希望拉近公共圖書資源與讀者的距離,解決山區群眾閱讀難的問題。

  每兩個月挑選5—10本書籍送到圖書漂流櫃,讓村民們根據需要登記借閱……鳳陽村文化輔導員許明蓉對這份工作早已輕車熟路。平日裡,她要負責擦拭農家書屋的閱讀桌,把閱讀完畢的書籍擺放回書櫃,再定期到各個社組更新漂流櫃內的圖書。

  紅埡村文化輔導員昝立,已經在這個崗位工作了近兩年。村農家書屋內,書桌上的意見簿密密麻麻寫滿了村民對書屋和漂流櫃的反饋意見。每當縣城圖書館的中巴車來到村裡,昝立會第一時間反饋,縣圖書館會根據村民建議選擇下次送來的圖書。

  來到圖書漂流櫃前,打開挂在牆上的藍色小箱子,李清濤一眼看到一本養殖類的新書。許明蓉說,李清濤上次提起,希望多送來點關於雞病防治的書。剛好春節前縣圖書館送來了新書,假期一過,她趕緊把李清濤心心念念的書帶過來。“沒想到這麼快就能看上。”捧著新書,李清濤樂呵呵地說。

  如今,每個試點村都有這樣的兼職文化輔導員。輔導員由村裡聘請,文化部門給予一定補助,負責管理維護農家書屋,收集村民意見,並定期更新圖書漂流櫃。

  融入日常

  讀書風尚浸潤山村

  前陣子,昝立多了項新任務,組建“圖書銀行”,通過收集村民閑置的圖書,來充實農家書屋的圖書資源。

  紅埡村農家書屋內,文學歷史、農業經營管理、農技知識等總計2000余冊各類書籍塞滿書架。其中,縣裡配備的有1800冊,來自“圖書銀行”的捐贈圖書有300冊。

  春節前后,昝立動員村民將家裡閑置的圖書捐贈過來。“交換一本書,閱讀百本書”,昝立說,知識不會因為捐贈圖書而減少,反而加倍增多。

  令她驚喜的是,每次發出倡議,大家總是熱情回應。村民昝曉萍在幼兒園工作,平時喜歡閱讀散文、詩集,經常網購圖書。每讀完一本書,她都很積極地捐到書屋。書屋裡有不少適合小朋友閱讀的童話書,昝立說,書屋裡每次“上新”,都會吸引許多小朋友來“搶書”。

  “平常最喜歡和我媽一起來這兒看書。”在紅埡村農家書屋,剛讀完一本詩集的昝曉萍感嘆,村裡這幾年書香越來越濃。

  讀書逐漸成為不少村民的日常,學習知識的風尚浸潤山村。無論假日時節還是農閑時分,去農家書屋閱讀,正成為旺蒼縣田野上的一道新風景。

  談起下一步的計劃,何曉軍介紹,去年受疫情影響,圖書漂流和更新的速度有所受限,“今年,希望在北部山區將圖書漂流模式推廣開來,為農家書屋投放更多書籍,讓更多村民樂享書香。”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17日 12 版)

(責編:李源、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