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推進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 開創新時期節水新局面

人民網記者 余璐
2021年03月27日08:1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今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屆“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四屆“中國水周”。我國2021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主題為“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的提出,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施國家節水行動”的號召,再到“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的“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單位GDP用水量下降16%左右”的目標要求。國家從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全局高度擘畫治水工作,為提高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水平指明了新方向。

水資源集約利用“十三五”以來取得顯著成就

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高效農業節水工程。水利部供圖

水利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三項主要節水指標均提前完成:全國萬元GDP用水量下降24%,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8%,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2015年0.536提升至0.559。

“‘十三五’時期,我國用水總量基本平穩,用水效率總體達到世界平均水平。”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主任許文海表示,我國深入貫徹落實“節水優先”方針,嚴格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控制,節水基礎設施和監管能力持續提升,節水政策、技術、制度、機制創新持續加強,全社會節水意識持續提高,節水型社會建設取得了新進展,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2020年國家節水行動大力推進,全國年用水總量總體維持在6100億立方米左右,北方部分省份用水量實現零增長,南方豐水省份用水量進入微增長階段﹔

2020年完成了第三批350個縣區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建成1790家節水機關、298所節水型高校﹔

2019年全國用水總量與2018年相比,工業用水量減少44億立方米,農業用水量減少10.8億立方米,人工生態環境補水增加48.7億立方米,全國人均綜合用水量下降1立方米﹔

2018年較2002年我國GDP年增長3倍,糧食增產36%,用水總量僅增加9%……

一組組數據背后,是推動用水方式進一步向節約集約轉變,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用水安全的生動體現。

“據測算,到2025年全國總節水潛力為298億立方米,2035年全國總節水潛力為614億立方米。”許文海談到,“十四五”期間,全國萬元GDP用水量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均要下降16%,水利部門將強化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實施節水技術改造,加強節水的監督考核,通過節約用水擴大發展空間,為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保障水安全 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

水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控制性要素,水的承載空間決定了經濟社會的發展空間。我國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與生產力布局不相匹配,破解水資源配置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不相適應的矛盾,是新階段我國發展面臨的重大戰略問題。

現代農業微噴節水灌溉技術。水利部供圖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要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

“近年來,我國通過推進節水工作,在用水總量微增長的情況下支撐了經濟社會的發展。但與我國水安全形勢需求以及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相比,當前節水工作不均衡、不充分、不可持續的問題仍然較為突出。”中國工程院院士、水文與水資源專家王浩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談到,高耗水工業的節水是工業節水的重點,繼續建立剛性約束制度,實施產業綠色升級,規范技術、設備、產品的節水效果核定與評價,推進節水技術研發與應用,是提升高耗水工業用水效率的主要路徑。另一方面,針對當前水資源供需矛盾尖銳問題,亟需加大非常規水源的利用,特別是污水資源化利用,不僅可以節約新水資源,還能大幅提升水資源安全保障能力,降低水環境污染,這是個多贏的措施。

記者了解到,為發揮水資源剛性約束作用,近日水利部批復珠江流域九洲江、羅江、黃華河、谷拉河、六硐河(含曹渡河)5條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明確了這些江河流域及相關省區地表水開發利用相關指標。截至目前,全國已累計批復57條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

黃河流域當前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達80%,遠超一般流域40%的生態警戒線,部分地區地下水超採嚴重。我國已對黃河流域6省份13個地市黃河干流及部分支流地表水、4省份62個縣級行政區地下水超載地區依法暫停審批新增取水許可。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來,累計調水超408億立方米,超1.3億人直接受益,沿線各地以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擰緊節水“龍頭”:北京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由2015年的15.4立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11.8立方米﹔天津市堅持“多渠道開源節流節水為先”,出台全國第一部地方節水條例﹔山東省嚴格實行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將“單位GDP水資源消耗降低”節水指標納入對各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指標體系……

全國多地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產,倒逼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協調。在甘肅武威,以水戶“五級水權”指標體系,執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四項制度”,發放實名制水權証,已累計發展設施農牧業85萬畝,發展的文旅產業已實現生態產業增加值142億元。在黃河沿岸的寧夏,堅持節水為重,嚴格落實水資源最大剛性約束,率先開展的水權有償轉換和水權交易,累計完成水權轉化資金20億元左右,拓展農業節水改造工程投資渠道,使工業發展反哺農業振興……

一項項舉措背后,是以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有限的水資源保障水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完美詮釋。

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指出,“十四五”時期,節水工作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落實“節水優先”方針,大力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重點抓好節水目標指標約束、節水政策制度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節水科技市場創新、節水監督考核、節水宣傳教育等六方面工作。全面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與效益,以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反向倒逼水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愛水護水 營造全社會節水的良好風尚

節水是形成文明生產生活方式的基本需要,是文明社會、文明人的基本行為准則,涉及農業、工業、服務業等領域,涉及單位、家庭、個人等用水主體。大力推動全社會節水,自覺增強節水意識,規范用水行為,加快形成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營造全社會節水的良好風尚,是開創新時期節水新局面的有效路徑。

促進人水和諧、推動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核心在人,要義在人類用水行為和態度的轉變,這需要全社會各個方面的推動和協作。

正值“中國水周”,全國各地積極開展水資源保護行動,營造節約用水宣傳氛圍,節水主題宣傳活動如火如荼進行。

山東省諸城市東武小學舉行節水簽名活動。水利部供圖

在北京,由中國水科院組織編譯的《水知識讀本》英文版正式發布。該讀本旨在培養青少年珍惜愛護水資源的意識和習慣,此次《水知識讀本》英文版將走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中小學課堂,樹立珍惜愛護水資源的意識,陪伴他們知水、愛水、節水、護水﹔

在四川成都,“從雪山到錦江”快閃水博物館隆重“亮相”。快閃博物館以水的全生命旅程為參觀路線,以生動簡潔的展陳內容,搭建“供”“排”“淨”“治”四個微型展廳,隻花10分鐘,便可看懂治水生命周期,通過宣傳供排淨治一體化,呼吁市民珍惜水、愛護水﹔

在甘肅,“節水中國 你我同行”主題宣傳活動走進了張掖市甘州區北街街道北環路社區、北環路萬家便民市場等地,進一步增強了市民、企業節約用水意識,為節水型社會建設助力﹔

在江蘇,節水“五進”活動走進南通市實驗小學,由學生們精心准備的以“節約用水”為主題的宣傳品成為校園內一道亮麗的風景。開設水法律法規知識課堂、提出“利用好水資源,爭做節水小衛士”倡議,“愛水、惜水、節水”理念住進孩子們的心裡。

從第二屆全國節約用水知識大賽到“節水在身邊”全國短視頻大賽,從線上到線下,在祖國的大江南北,推動全社會形成珍惜水、愛護水的良好風尚正在逐漸形成。

許文海談到,通過舉辦全民節水科普宣傳活動,能激發公眾節水內生動力,增強全社會節水意識,推動全社會規范節約用水行為,喚起全社會力量節約用水,促進形成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下一步,將創新方式方法,鼓勵更多的社會公眾和各類機構積極參與節水,加強節水宣傳教育,形成政府監管、市場發力、社會參與的全面節水格局。

水資源與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生活品質、生產發展息息相關。節水優先,這是針對我國國情水情著眼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作出的關鍵選擇,是新時期治水工作必須始終遵循的根本方針。深入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提升水資源供給的保障標准、保障能力、保障質量,才能讓百姓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涓涓碧水惠澤人民。

(責編:李源、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