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規劃測量、盾構鋪軌、機電安裝……在廣州,地鐵工程建設者們憋足干勁加緊施工——

大灣區,“跑”出加速度(開局之年干起來④)

本報記者 任成琦 程遠州 金 晨
2021年03月30日09:0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深(圳)中(山)通道是串聯粵港澳大灣區軌道、公路兩張交通網的關鍵一環,建成后將成為連接珠江兩岸的交通干線。圖為深中通道位於中山市一側的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加緊施工。
  本報記者 金 晨攝

“再往左邊來一點,好,就這樣!”

清晨,嘹亮的嗓音穿破工地的嘈雜聲,新一天的工程開干了。喊話的是四川小伙兒劉桐,負責廣州地鐵11號線赤沙車輛段的施工測量和工程監測,11號線是他到中鐵二局后參建的第一條地鐵線路。別看劉桐才24歲,干起活來可老練了,找點位、架儀器、准測量,一氣呵成。

“我們的工作看似隻給工地‘拍拍照’就好,其實是工程施工不可缺少的一環。”每天一大早,劉桐拎著沉重的全站儀,提前到工地上測量、布線。下班前,他還要再把點位重走一遍,記好數據。“工人今天挖哪兒、明天怎麼干,沒有我們這些工程施工引導員,就好像閉著眼干活。”

11號線是廣州地鐵首條環線,代表色為紫色。跟劉桐一樣,王志祥也有個“紫色的夢”——工程早日完工,線路順利通車。

作為11號線項目部一名管理人員,王志祥卻仍愛在一線跑,舊樓拆除、物資押送、卸貨地的對接、手續的辦理……天天跟著貨車連軸轉,起早摸黑。

“十四五”開局之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加快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在11號線建設熱火朝天的同時,廣州多項地鐵線路的規劃招標也接連出爐。王志祥話裡透著比學趕超的要強:“各站都在‘5+2’‘白+黑’地干,我們可不能掉后。”

建設者們洒下的汗水,換來日新月異的加速度。截至2月底,11號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51%﹔7座車站封頂,22座進行土建施工﹔5個區間雙線貫通,13個區間進行土建施工。

“每天回家,都困得在地鐵上睡著了。”王志祥說,這麼辛勞的日子,他覺得快樂充實,“我是廣州地鐵的建設者,也是受益者呀。”

王志祥工作的赤沙車輛段,離8號線磨碟沙地鐵站僅500米。每天下班步行7分鐘坐上地鐵,在沙園站換乘廣佛線到魁奇路站,再換乘公交到佛山南庄,那是他的幸福終點站,有可口的晚飯和溫馨的小家等著他。

3年前,王志祥第一次去女友家,開車用了近2小時,讓他印象深刻。當時這還算好的,如果碰上周五晚高峰,更是堵得夠嗆。婚后,廣佛地鐵通了車,他跟岳父母家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

和廣州大多數地鐵一樣,11號線的線路條件和地下結構工程控制因素十分復雜,其中側穿及下穿建筑群基礎107處,57處區間隧道與樓房樁基沖突,同時9次穿越鐵路,12次下穿高架橋,3次穿越珠江,8次穿越既有地鐵線。工程實施風險高、難度大,不僅要技術過硬,安全更得跟上。到了工程監測環節,同事們眼裡的“開心果”劉桐無縫銜接,一臉認真嚴肅,“位移、沉降,這類數據偏差一絲一毫都可能引發重大安全事故,咱可不敢馬虎。”劉桐說。

伴隨多條線路招標建設不斷推進,從廣州出發的灣區地鐵大縱橫格局已現雛形。24年前,西起西塱、東至黃沙的廣州地鐵1號線首段通車,隻有短短5.4公裡﹔而今,廣州地鐵在運營通車裡程已超過500公裡,全市地鐵線網不斷延伸,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服務半徑從廣州擴向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

3月下旬的羊城漸漸熱起來。劉桐告訴記者,工期不等人,工程車輛段的兄弟們都憋足了勁兒,“2022年保証能完成任務!‘來時荒無人煙,走時萬家燈火’,這是我們工程建設者的最大動力。”

(責編:王震、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