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群芳競四月,春暖好觀星

李 鑒
2021年03月30日09:25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群芳競四月,春暖好觀星

4月中旬的傍晚時分,四象的位置正好和地理方位相符。徐剛制圖

天象早知道

4月的神州大地,春光正好、氣溫正好,天黑的時間也是不早不晚剛剛好。所以每年的4月份,不僅是早晚進行戶外活動的黃金時段,也是我們仰望星空的大好時節。

木星和土星結束了近3個月的“蟄伏”,將在日出之前現身東南方低空。火星仍然是傍晚星空的主角之一,在日落之后懸挂於西方天空,前半夜觀測條件不錯。隻有水星和金星因為離太陽太近,難以看到。

4月7日:雙星伴月

木星和土星今年的亮相,以一次“雙星伴月”拉開帷幕。“伴月”,泛指一顆或幾顆亮星(可以是行星,也可以是較亮的恆星)出現在月亮附近的現象,在天文學上並沒有嚴格的定義,算是一種俗稱。

4月7日,日出之前大約1個小時,在天空尚未泛起魚肚白的時候,往東南方的低空望去,一彎殘月露出地平。在它的左邊相隔大約8度處(不到一個拳頭遠),是明亮的木星,右上方是比木星略暗一些的土星。它們以月亮為頂點,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相互靠得很近,用一隻手掌就能完全遮住。這次雙星伴月的可見時間將近一個小時,而且3個天體都相當明亮,早起的人們可以一飽眼福。

4月中旬:宜辨四象

中國古代的星官體系,包括三垣與二十八宿。其中二十八宿又分為四象,每一象各包含七宿。上古時期,先民們在春分日的黃昏時節,面南背北,劃分了四象的方位:東方蒼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不過由於歲差的影響(即北天極位置的變化),現在我們要到4月中旬的黃昏之后,才能看到類似的情景。

4月中旬,當夜幕降臨大地時,蒼龍在東方初露龍角(即室女座角宿一與室女座ζ星),朱雀橫跨於南天,白虎在西方半隱半沒,玄武隱於北方地平之下。隨著夜色加深,蒼龍漸起、白虎正落,四象的方位正和地理方位相符,是我們分辨它們的好時機。

4月14日—15日:新月抱舊月

變化多端的月亮總是會在不經意間給人們帶來最美的風景。在農歷初一的前后一兩天,如果天氣晴好,我們可能見到一輪彎彎的亮月牙,緊貼著它的,是另一輪暗灰色的凸月。它們一明一暗合在一起,構成一輪圓圓的月亮,異常漂亮。這就是“新月抱舊月”。暗灰色的月面部分,是被地球大氣反射的陽光所照亮的。

理論上,每個月都有可能見到新月抱舊月(主要取決於大氣情況),但每年的4、5月份,則是全年最利於觀測這一美景的時機。因為這段時間的日落時分,蛾眉月的高度要比其他月份更高,大氣消光的影響更小,灰色的月輪更容易顯現。如果大氣透明度很好,甚至在太陽尚未落山時就可以看到。

現在由於空氣污染,大氣透明度較差,對陽光的反射率也不高,我們已經很難看到暗灰的月面了。2021年4月14日和15日的日落時分,蛾眉月將現身西方低空,屆時我們不妨試試,看看能否一覽新月抱舊月的美景。

4月17日:月掩火星

月亮每個月在星空背景中運行一周,經常會與行星或恆星不期而遇,發生“月掩星”天象,即月亮遮擋住星星的現象。

北京時間4月17日夜晚,蛾眉月運行到火星近旁,在東南亞以及我國海南省全境及雲南省和西藏自治區的西南部將看到月掩火星。21點50分左右,在其他地區也能看到紅色的火星緊緊依偎在銀色月牙的右上方,用一個手指頭就能擋住它倆。

月掩火星的具體情況,因觀測者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別,不過掩星時段大致都在21時30分到22時30分之間。例如在三亞,當晚會見到彎月逐漸向火星靠近,21時34分左右,火星會突然消失在月亮的暗面邊緣,直到22時08分,它又從月牙亮面探出頭來。我們可以借助Stellarium等星空軟件,提前模擬自己所在地的掩食情況。

除了上述天象,4月22日,我們還將迎來天琴座流星雨。不過極限情況下每小時也隻能看到10余顆流星,“雨量”比較小。另外,4月27日將出現今年第二大的滿月(隻比5月26日的滿月略遜一籌),月面的視直徑達33′24〞,與最大時相差無幾,也值得關注。

(作者系北京天文館副研究員)

(責編:王震、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