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國際糧價上漲是否影響中國人“飯碗”?官方回應

2021年04月02日13:1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4月2日電 (記者李源)去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沙漠蝗虫、東南亞旱災等因素影響,國際糧價連續上漲。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我國的糧食安全是否會受到影響?在今天上午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給出答案。

“從生產、庫存、流通等各方面綜合分析,保障國內糧食供應、確保市場平穩運行,是有基礎、有條件的。”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秦玉雲介紹,從調控實踐層面看,近些年國家有關部門、有關地區協同聯動、多措並舉、精准調控,較好地保障了糧食市場平穩運行,經受住了多次突發事件的考驗。比如2008年全球糧食危機,國際糧價大幅波動,國內保持平穩。另外,像南方雨雪冰凍自然災害、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應對都比較成功,效果非常好。與此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調控經驗,各方面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梁彥指出,我國的糧食安全形勢是好的,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糧食安全形勢好主要體現在產量高、供應穩、儲備足。她介紹,我國糧食生產已經“十七連豐”,全國糧食總產量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口糧完全自給。同時,人均糧食佔有量470公斤以上,遠遠高出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准線。

“我們國家有基礎、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保障我們的國家糧食安全。”梁彥表示,多年來,我國糧食市場供應充裕、不脫銷、不斷檔,即使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糧食市場供應也是貨足價穩、百姓米面無憂。同時,中國糧食庫存儲備數量充足,國家在穩定中央儲備規模的同時,按照產區3個月、銷區6個月、產銷平衡區4.5個月的市場需求量增加地方糧食的儲備規模。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政策等形成的政策性庫存數量也非常可觀。稻谷、小麥庫存量能夠滿足一年以上的市場消費需求,36個大中城市米面成品糧有15天以上的市場需求量儲備。國家還建立了糧食應急網絡體系,目前有5448家糧油應急加工企業,2777個應急配送中心,3741家應急儲運企業,43573個應急供應網點,組成了糧食應急供應的保障網絡。同時,國家層面1072個、地方層面9206個糧油市場的信息監測點,密切跟蹤市場的供應以及價格變動情況。這些機構和監測點都在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公共事件時特別是在這次新冠疫情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梁彥強調,盡管我國糧食形勢較好,但從中長期看,我國糧食供求仍將處於一種緊平衡態勢,特別是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國內持續增長的糧食需求、地缺水少人多、種糧比較效益低、糧食容易遇到一些自然災害、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等潛在風險隱患,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鬆。

她指出,在整個“十四五”時期,國家糧儲局重點將從五個方面保障糧食安全。一是強化糧食生產安全,確保糧食年產量繼續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二是強化儲備安全,“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任何時候都是真理﹔三是強化流通安全,暢通糧食產購儲加銷各個環節﹔四是強化產業支撐,提升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五是強化設施建設,夯實糧食安全保障的基礎。

(責編:李源、章斐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