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社交平台還是求醫渠道不能分不清

舒聖祥
2021年04月07日08:12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社交平台還是求醫渠道不能分不清

  “主業演員,副業醫生”,一些以“神醫”身份從事醫療廣告營銷的假醫生、假專家,不僅出現在電視裡,還頻頻現身於近年流行的私域營銷。一些微商機構先在搜索引擎平台或微信公眾號投放廣告,引流至“名醫”私人微信后,再按話術模板“問診”詐騙。據報道,所謂“名醫”大多是被刻意包裝出來的假把式,甚至干脆就是業務員共用的虛假IP。

  微商為何會被詐騙者選中,作為“轉型”之選?一方面,因為用戶群體龐大,信息可以得到高頻、反復傳播,詐騙信息混雜其間,實現病毒式擴散﹔另一方面,相比電商購物,“私域”交易更利於騙子針對不同對象,反復實施同一類型詐騙。

  當電信詐騙團伙“轉型”干起給人“看病”的微商,當“網絡名醫”成為電信詐騙新馬甲,震驚之余,更得高度警惕。若把“網絡名醫”式微商詐騙比做洪水,我們至少需要修筑這樣幾道防洪牆: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是第一道牆﹔網絡平台監管是第二道牆﹔司法打擊則是最后一道牆。隻有每一道牆都修筑得更加牢固,微商詐騙才不至於洪水泛濫。

  網絡時代,個人信息泄露的確防不勝防。一個手機號、一個用戶名、一個郵箱賬戶、一條朋友圈……一些看似破碎分散的信息,可能碰撞出完整的個人信息。微商詐騙能夠精准找到目標人群,除了廣告推廣之外,顯然也與個人信息泄露有關。需要繼續完善相關制度,強化對個人信息安全的監管。

  詐騙分子通過私人微信方式,實施網絡問診詐騙,平台必須承擔監管責任,完善對違法犯罪行為的識別系統、舉報系統,堵塞可能出現的漏洞。搜索引擎也好,公眾號廣告也罷,針對類似“網絡名醫”廣告投放,應該建立並完善篩查屏蔽機制。

  受害者本人提高警惕意識和甄別能力非常重要。就像社交賬戶和銀行賬戶不該使用同樣的密碼,社交功能和求醫渠道最好不要混用,不能輕信來路不明的“網絡醫生”。此外,遇事要學會自我冷卻,記得先跟家人朋友商量,“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是有效的防火牆。

  既是非法行醫,亦是銷售假藥,還是騙人錢財,“網絡名醫”涉嫌多種犯罪。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2019年以來,國內法院終審宣判的在微信端冒充醫學專家賣假藥、銷售“醫療服務”且被定性為詐騙罪的案件共22件,其中涉及“假醫生”328人,至少涉及受害人2.9萬人,被騙走的錢財高達1.9億元。司法機關仍需繼續加大打擊力度,依法懲處“網絡名醫”詐騙,堵住電信詐騙“轉型”微商詐騙之路。

(責編:趙超、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