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知識閱讀讓城鄉鴻溝不斷縮小

葉丹
2021年04月23日08:40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知識閱讀讓城鄉鴻溝不斷縮小

  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讀書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其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作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保護知識產權。

  數字化浪潮之下,閱讀方式和知識產權保護不僅擁有了全新的模式,而且進入了全新的階段,但是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每一名認真讀書的人,都值得尊重。”

  通過數字化的手段,不僅可以進一步縮小知識閱讀的鴻溝,還可以對每一名閱讀者有更多的了解,進而用更有效的方式來為每一名熱愛閱讀的人提供最需要的幫助。

  “互聯網+”為讀書打CALL

  “互聯網的出現拉低了人們之間的知識鴻溝嗎?”在知乎平台上,關於互聯網的出現與知識鴻溝之間的關系,成為了熱議的話題。

  作為數字化的代表模式,互聯網為知識的普及提供了全新的途徑,與互聯網上鋪天蓋地的數字化內容相比,實體的出版物書籍,也迎來了“互聯網+”時代,從內容數字化再到渠道的數字化,“互聯網+書”的發展,使得“讀書”成為了更多人的選擇。

  “在兩個小時的時間內,這場直播在線觀看人數超過9萬人,共獲得近20萬個贊……”在去年的世界讀書日上,作家雪漠開啟了一場直播賣書的嘗試,而取得的成績則讓不少出版界人士感受到了互聯網帶來的巨大推動力。“我們一場直播的圖書銷售量,是以前多少場線下簽售會、書展見面會都難以企及的,更不要說一場直播的圍觀人數超過9萬人,這在線下活動中絕不可能出現。”在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陳彥瑾看來,互聯網帶來的不僅僅是銷售渠道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將書籍這樣的知識載體,通過網絡普及到了更多人的身邊。

  來自拼多多的數據顯示,去年有超過4億人次通過拼多多購買圖書,其中來自農村地區的圖書購買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180%。據拼多多方面介紹,在今年3月31日,拼多多就啟動了“多多讀書月”活動,通過這項大型正版圖書補貼計劃,在4月全民讀書月時,拼多多聯合國內主流出版社、圖書出版公司、作家等,推出一系列專項活動,對優質、熱銷圖書進行源頭直補,帶來了更多平價正版好書。

  南方日報記者體驗發現,在拼多多的“多多讀書月”專場活動中,不少好書是通過拼多多的百億補貼而得以相當低廉的價格進行銷售。其中《浮生六記》《彷徨》《朝花夕拾》等名著,更是以4.9元就可以買到。不少網友留言表示,正是通過平台這樣給力的補貼和推動,才讓更多的書籍能夠得到普及,也讓知識的傳播可以逾越鴻溝。

  互聯網在為讀者帶來更低購書門檻的同時,也為出版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在知識出版社看來,拼多多“多多讀書月”活動對於推動全民閱讀、支持正版好書有非常大的作用。“知識出版社願意聯合拼多多,提供更多優質正版好書,為更多的消費者帶來‘知識普惠’。我們還是非常看好拼多多平台的市場潛力的。”

  據多多讀書月負責人表示,拼多多一方面加大打擊盜版力度,率先應用人工智能算法,基於海量數據進行挖掘和分析,從底層重構了違規商家、商品識別、假貨識別、劣品識別等模型庫,對圖書商品進行24小時線上巡檢。當前,拼多多已與京版十五社反盜版聯盟、少兒出版反盜版聯盟、中國出版協會、新華文軒等機構簽署知識產權保護等協議,聯合推進打擊侵權盜版圖書。2020年10月,拼多多還與英中貿易協會(CBBC)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雙方知識產權合作,該協會有超過400家會員,當中包括牛津大學出版社、大英圖書館、多家英國頂尖大學等﹔另一方面將積極聯合作家推出“眾聲創作者計劃”,旨在通過新電商平台,幫助優秀作家、優質作品找到廣大用戶,以多元化運營模式,助力優質創作者通過正版書籍銷售量增長獲得更多收益,實現作者、讀者與出版機構之間的良性互動。

  線上圖書消費成讀書新趨勢

  “拼多多的新閱讀群體,讓我們更加了解圖書市場的新需求,對於未來增長抱有極大的期待。”在果麥文化拼多多電商負責人看來,拼多多進一步擴展了線上圖書消費的廣度與深度,讓線上圖書消費成為了新的消費趨勢。

  據拼多多在今年“世界讀書日”前夕發布的《2020多多閱讀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0年度,消費者在拼多多上的圖書訂單量增速超過189%,其中,廣東、山東、河南等人口大省拼單量佔據全國前三位,而新疆、西藏等大西北地區“拼書”增速最快。

  自2014年起,“全民閱讀”連續八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導全民閱讀。在拼多多平台上,全民閱讀也逐漸成為新消費群體的習慣。報告顯示,在地域分布上,廣東、山東、河南、江蘇和河北,成為“拼書”最多的地方,這也與各地龐大的人口基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新疆、西藏超越上海和北京,成為“拼書”訂單量增長最快的地區。可見,讀書人對知識的渴盼,不區分地域。隨著網絡購物的全面普及,在對知識的汲取上,大西北表現出了比一線城市更高的熱情。

  報告顯示,來自農村地區的圖書訂單量和交易額同比增長雙雙超過180%﹔其中,收貨地址為鄉村中小學的圖書訂單量、圖書交易額增速也都突破了152%。同時,得益於農村物流“最后一公裡”的暢通和移動支付的便利,農產品進城和知識下鄉出現了“強對流”,更多人“拼”去了致富經,建設美麗鄉村。對於農村地區讀者而言,擁有的都是碎片化的時間,但這也擋不住他們求真的精神。報告顯示,此類人群對工具類圖書尤為鐘愛。其中,《電工手冊》《蔬菜種植寶典》《養羊新技術》《汽車維修入門》《高效養豬技術》屬於翹楚書目。可見,農民最關心的還是種植和養殖,這也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技能,現在的他們更懂得學習。

  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極大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偏遠地區用戶的圖書拼單熱情高漲,博庫網運營中心負責人介紹,博庫網在拼多多平台實現了新閱讀群體的有效擴充——2020年三四線城市用戶增長超過一二線城市,並迅速拓展了學生人群。“2020年博庫網在拼多多銷售額同比2019年增長了7倍,我們希望能夠和平台共同推進全民閱讀。”紙書的墨香悄然間正在傳遍中國的角落,也在不斷縮小著知識閱讀的城鄉鴻溝。

  報告顯示,目前,雖然數字化閱讀所佔比重在不斷升高,但由於數字化的信息活動很多,“淺閱讀”和“浮躁閱讀”的困擾也隨之而來。2020上海全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需要深度閱讀”和“需要反復閱讀”已經成為選擇紙質書閱讀最重要的兩個原因。

  深度閱讀可以有效緩解焦慮,尤其是一些經典讀物。報告顯示,2020年度,拼多多上暢銷10萬+的經典圖書,同比增長了124%。這可能與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期間,消費者閱讀時間更加連續、閱讀書刊時長有所增加、閱讀書刊的目的更加明確有關。

  “以書為橋梁,造訪中外名家”,在知識體系建構上,閱讀紙質書籍,同樣必不可少。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平台上最受歡迎的書目,主要涵蓋勵志、教輔、少兒、詩詞四類,其中去重后的暢銷Top5書目,分別是《墨菲定律》《全優金卷》《唐詩三百首》《壞習慣請走開》《365夜睡前故事》。

  消費者愛文化的同時,也愛科學。報告顯示,科學技術類圖書,去年的銷售增長最快,同比增速超282%﹔其次是學習教輔、小說文學和工具百科三類,所對應的增長率分別超過202%、170%、155%。同時,對於越來越多的年輕用戶來講,拼多多已經成為他們知識消費的首選平台,“拼書”逐漸成為青年讀者生活習慣。報告還顯示,在文學小說書目訂單中,95后、00后佔比超四成,已經超過了75后讀者的比例。

  “在過去的一年中,圖書行業電商滲透率已接近60%,但仍有大量新興閱讀群體的需求未被充分滿足。”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平台將繼續加大對正版好書的補貼力度,通過多種形式滿足消費者需求,對優質創作者出台舉措進行多元化扶持,同各方一起攜手推動‘消費公平,知識普惠’。”

(責編:趙超、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