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超額完成“十三五”目標
人民網北京5月26日電 (王仁宏)26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20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重點介紹2020年大氣、淡水、海洋、土壤、自然生態、聲環境、輻射、氣候變化與自然災害、基礎設施與能源狀況等內容。
據初步核算,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9年下降約1.0%,比2015年下降18.8%,超額完成“十三五”下降18%的目標。
《公報》顯示,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穩中向好。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物多樣性下降勢頭得到基本控制,生態系統格局整體穩定,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具體來看,在大氣環境方面,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0%,同比上升5.0個百分點﹔細顆粒物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PM10年平均濃度為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
在淡水環境方面,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3.4%,同比上升8.5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6%,同比下降2.8個百分點。長江、黃河、珠江、鬆花江、淮河、海河、遼河七大流域和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西南諸河的1614個國控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87.4%,同比上升8.3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2%,同比下降2.8個百分點。
在海洋環境方面,夏季一類水質海域面積佔管轄海域面積的96.8%,與2019年基本持平。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穩中向好,優良(一類、二類)海水比例為77.4%,比2019年上升0.8個百分點﹔劣四類為9.4%,比2019年下降2.3百分點。
在土壤環境方面,根據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結果顯示,全國農用地土壤環境狀況總體穩定,影響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的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屬,其中鎘為首要污染物。完成《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確定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的目標。
在自然生態方面,2020年全國生態質量優和良的縣域面積佔國土面積的46.6%。同時,全國已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74處,總面積約98.34萬平方千米。
此外,在氣候變化與自然災害方面,2020年,全國平均氣溫10.25℃,比常年偏高0.7℃,略低於2019年。全國平均降水量694.8毫米,比常年偏多10.3%,比2019年偏多7.6%。2020年,我國氣象災害總體偏輕。其中暴雨洪澇災害偏重,全國共出現37次暴雨過程,汛期雨區重疊度高﹔旱情比常年偏輕,台風生成和登陸偏少,強對流天氣時空分布相對集中。
制圖:鄧理天(實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