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對於鴻蒙,你是不是有很多問號?

2021年05月28日08:27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受訪者供圖

從2019年在華為開發者大會(HDC)亮相至今,鴻蒙系統已走過近三年歷程,但由於尚未正式登陸手機,大眾對於這款操作系統的認知始終是模糊的,多半僅限於新聞中的“XXX品牌加入鴻蒙生態”“手機版鴻蒙開放內測”等消息。近日,華為宣布了鴻蒙操作系統及全場景新品發布會將於6月2日晚8時在線上舉行,備受關注的鴻蒙也終於將正式宣布搭載到智能手機上。

鴻蒙只是手機操作系統麼?

自華為推出鴻蒙之日起,外界關於鴻蒙“是第二個Android”的說法就從未停歇過,不管是“分布式技術 ”還是“IoT操作系統”,這些概念對大眾來說都過於陌生和超前。但事實上鴻蒙的定位很清晰,它瞄准的並不是Android或iOS。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此前在開發者大會上介紹,鴻蒙是華為為“萬物互聯”打造的全場景“1+8+N”智慧生活戰略,一個以華為產品為基准,連接所有支持鴻蒙系統(包括華為和非華為)產品的生態大平台。

據了解,在去年的開發者大會上,華為展示過HarmonyOS 2.0下華為手機與手表之間的聯動:用戶用手機打車,手表隨即顯示車牌號、車輛位置等信息﹔騎行或步行的時候,手表可與手機協同導航,在轉彎變道時提供震動提醒。

“手表與手機的聯動,這類例子可能看起來並不稀奇,但如果我們把設備范圍擴大到整個智能家居品類,比如門鈴、台燈、空調、冰箱等,比如,當你在跑步機上鍛煉,手表監測到體溫升高后,自動打開空調,並根據你近期的身體狀況推薦食譜,讓家裡的榨汁機打一杯養生飲料,這才是理想的智能生活。”鴻蒙相關負責人指出。

然而,要實現上述場景,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且不說不同系統之間的協同、通信是一大問題,不同終端的硬件條件也不盡相同,普通用戶不可能為了智能給台燈裝上顯示器和更強的CPU,也不可能給空調配備攝像頭。於是,鴻蒙的分布式技術應運而生。

“你可以理解為,它把所有的硬件能力歸集到一起,允許每個終端根據需求靈活調用,電視可以調用門口的攝像頭,手表可以調用手機處理器的算力,各取所需,資源共享。”鴻蒙相關負責人表示,也就是說,無需為每一款終端單獨打造一套操作系統,而是用一套操作系統即可統領全局,既能靈活適應不同終端,在減輕開發成本的同時,也能確保一致的體驗和穩定性。

鴻蒙相關負責人指出,上面說到的底層技術或許離我們普通用戶還是太遙遠,但具體到實際體驗中,鴻蒙的好處也顯而易見。普通的智能家居,往往在聯網配對時,其繁瑣的步驟就足以勸退無數人,但對於搭載鴻蒙系統的設備,隻需與手機碰一碰即可配網成功,手機端甚至無需下載應用。統一的控制中心和操作邏輯,也大大減輕了用戶的學習成本。

哪些設備已經用上鴻蒙?

鴻蒙相關負責人介紹,雖然要在手機上體驗鴻蒙,還要等上一段時間,但三年來,鴻蒙的生態大樹已在不斷開枝散葉。

2019年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介紹鴻蒙操作系統。受訪者供圖

2019年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展示了華為對“萬物互聯”的鴻蒙生態建設布局。在華為“1+8+N”戰略中,“N”所代表的泛IoT產品中,已有美的、九陽、老板等家電品牌推出相關產品,前不久因無人駕駛路測表現登上熱搜的智能電動車極狐阿爾法S,同樣搭載了鴻蒙OS智能座艙。

“當然,作為一款尚未成熟,或者說發布時間被提前了好幾年的系統,鴻蒙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和短板,不妨也對鴻蒙多一些耐心,畢竟站在當下的視角審視一款屬於未來的操作系統,或多或少有思維上的局限。或許若干年后回過頭來我們會發現,當初的一些質疑早已煙消雲散。”鴻蒙相關負責人坦言。

(責編:李源、董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