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寫在六五環境日之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建設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

人民網記者 余璐
2021年06月05日08:2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今年6月5日是第50個世界環境日,我國六五環境日的主題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旨在進一步提升全社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意識,堅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凝聚共識、匯聚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十四五”規劃綱要把“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將“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作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之一。

近年來,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快車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圖景不斷展現在世人面前,一個日益美麗的中國正以實際行動為共建人類美好家園積極助力。

保護生物多樣性 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制圖:王仁宏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生態系統類型多樣,已記錄陸生脊椎動物2900多種,佔全球種類總數的10%以上,有高等植物3.6萬余種,居全球第三。

在江西鄱陽湖濕地公園,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麋鹿在覓食、奔跑,從外地引進的麋鹿已經成功實現了在鄱陽湖區域繁殖﹔

在四川大熊貓國家公園,野外紅外相機中首次出現了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綠尾虹雉的身影﹔

在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科院哀牢山生態站植物分類專家成功培育出了瀕危植物水青樹的種苗﹔

在山東黃河三角洲,濕地修復、自流補水,新建綠色生態大廊道為東方白鸛營造了一個更舒適的家﹔

在吉林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天地空一體化監測中心,安裝在野外的紅外監測終端不僅每天能不斷傳回野生動物的活動視頻,還能傳回氣象、水文等生態數據……

今日之中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處處孕育著勃勃生機。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促進自然生態系統質量整體改善,“十三五”期間,全國自然保護地總數量達到1.18萬個,約佔我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

這一切,得益於我國生態保護體系逐步完備。

——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國家各類規劃和計劃,發布並實施《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先后出台10多部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法律法規。

——初步形成了生物多樣性觀測網絡。在全國建立749個以鳥類、兩棲動物、哺乳動物和蝴蝶為主要觀測對象的觀測樣區,布設樣線和樣點11887條(個),每年獲得70余萬條觀測數據,掌握了典型區域物種多樣性變化第一手數據,中國生物多樣性“家譜”不斷豐富。

——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和制度,建立“三區三線”管控體系,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護衛綠色空間,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生態補償機制。

——科學劃定自然保護地保護范圍及功能分區,加快整合歸並優化各類保護地,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公眾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漸成共識並化為自覺行動。不採集、不購買、不食用野生珍稀瀕危動植物及其制品﹔不把外來物種隨意放歸自然。公眾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為保障生態安全提供了強勁動力。

今年10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在昆明舉行,這是聯合國首次以生態文明為主題召開的全球性會議。作為大會東道國,中國將同各國分享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治理經驗,共繪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宏偉藍圖。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唯有不斷匯聚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合力,才能共建共享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

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碳中和注入新動能

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

“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從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到氣候雄心峰會,中國接連宣布的國家自主貢獻新舉措,彰顯了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定力和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走綠色發展道路的信心。

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一場任務艱巨的世紀大考。對此,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指出,面對復雜形勢和諸多挑戰,我們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減污降碳為主抓手,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新增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規模相當於120座核電站,火力發電佔比首次降至50%以下,風力發電創歷史新高。清潔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增長到10.83億千瓦,首次超過煤電裝機,已建立起了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中國正腳踏實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注入新動能。

5月26日,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的首次亮相,標志著中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又邁出“重要一步”。

“要緊扣目標分解任務,加強頂層設計,指導和督促地方及重點領域、行業、企業科學設置目標、制定行動方案。要尊重規律,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科學把握工作節奏。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尋求全球氣候治理的最大公約數,攜手國際社會共同保護好地球家園。要積極宣傳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目標、舉措、成效,善於用案例講好中國故事,引導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會議的再部署為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提供了目標指引,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路線圖越來越清晰。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意味著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其中,也需要公眾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倡導全民綠色出行、垃圾分類、“光盤行動”、減少塑料袋使用,如今,越來越多的公民積極踐行“公民十條”,讓綠色低碳生活成為新時尚,在碳減排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共建清潔、美麗的家園。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關乎民生福祉,關系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成效。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十三五”以來,我國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解決了一批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十三五”期間,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等制度落地見效,各輪次的環保督察,共受理了群眾舉報19.8萬件,向地方總共移交了542個重大生態環境問題,“利劍”作用顯現。

五年來,全國實施環境行政處罰案件83.3萬件,罰款金額536.1億元。全國適用新環境保護法配套辦法案件達到14.7萬件。全國生態環境執法隊伍採取“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深入現場看實情、查實效,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欣喜地看到,“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9項約束性指標和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取得顯著成效。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將如何發力?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集中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要堅持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寬廣度,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進入“十四五”時期,污染防治攻堅戰由“堅決打好”向“深入打好”轉變,“深入”意味著要拓展到更寬的領域、更大的范圍,觸及的矛盾和問題層次更深、領域更寬。

黃潤秋表示,“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新發展階段要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一方面,我們要把‘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作為總要求,制定實施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另一方面,要牢牢把握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的工作方針,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用法治力量保護生態環境。再一方面,圍繞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目標,突出標本兼治,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出發,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種生態要素協同治理。”黃潤秋說。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設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是全社會的共同期盼,守護好祖國的綠水青山,千萬個美麗家園終將繪就一個美麗的中國。

(責編:張文婷、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