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牌照發放兩周年
老礦山迎來“新工人” 5G加速推動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
新元公司井下智能化集控中心。受訪者供圖
提到煤炭開採,很多人可能還停留在“傻、大、黑、粗”的印象裡。而隨著5G網絡的加速普及,煤炭開採行業正逐步撕掉曾經的標簽,走在了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潮頭。
地處太行山西麓的山西潞安化工新元煤礦,是一座有著近20年歷史的老礦山,也是全國首批71座智能化示范礦井之一,現有員工10萬多人。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挑戰日益加劇,加之勞動力人口結構性矛盾持續存在,採礦行業在人才培養方面面臨困境。
而“5G+工業互聯網”在採礦行業的應用,可以極大緩解這一問題,為老礦山帶來“新工人”。
2019年5G商用后,新元公司聯合中國移動和華為,率先開通全國首個井下5G測試基站,完成井下不同應用場景的5G網絡覆蓋測試工作。
如今,走進新元煤礦井下採掘面,眼前呈現的猶如一座微型的地下城市,裡面的巷道錯綜復雜,一輛輛掘進機、採煤機、皮帶機、液壓支架等大量機械設備正井然有序地執行著採掘、運輸、洗選以及生產輔助等日常作業。
礦道中,不時能看到一台台黃色的5G礦用防爆基站。在5G網絡連接下,礦用溫度傳感器、5G礦用AR眼鏡、5G礦用4K高清攝像儀等各類新型智能設備,構筑起一張信息網絡,時刻監控著井下的“風吹草動”。
礦井上,採煤機司機坐在寬敞明亮的操縱室內,隻需動動手指,就能精准操控位於井下240米深處的採煤機,實現遠程“一鍵採煤”﹔透過大屏幕,作業面數據實時傳輸到調度中心的控制屏上﹔工作人員通過手機裡的專用App,可實時查看礦區情況,地上各個角落、井下各項作業,均一目了然……
現場人員說,5G技術高效支撐井下設備的遠程操控,極大降低井下工作強度,解決了傳統人工作業操作危險系數大、勞動強度高等問題。
“我們的目標是把黑領工人變為藍領工人,把藍領變為白領。”山西省潞安化工集團董事長王志清表示。
5G礦用井下專用設備。人民網 趙超攝
融入千行百業 各地積極推進“5G+工業互聯網”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兩年來,我國5G網絡覆蓋日益廣泛,5G終端價格愈加親民,5G應用不斷豐富……在“新基建”政策的助力之下,5G正與工業互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相輔相融,推動傳統提檔升級和新業態培育,打造新的市場核心競爭力,為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賦能。
新元公司的智慧礦山只是5G融入千行百業的一個縮影。
鑒於“5G+工業互聯網”在採礦業表現出的廣闊前景和巨大潛力,各地方、各行業對於利用“5G+工業互聯網”推動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表現出極大熱情。
據了解,山西省計劃加大“5G+工業互聯網”在採礦業的應用范圍與規模,“由點到面”“由此及彼”,用二到三年的時間,將5G等新技術應用推廣到1000個採掘面,並擴展到煤礦、金屬礦、非金屬礦等多類礦體。
除山西以外,陝西、甘肅、河南、內蒙古、山東等地也在積極推進“5G+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加快探索利用“5G+工業互聯網”驅動採礦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新路徑。后續,“5G+工業互聯網”將從採礦行業、電子設備制造業、裝備制造業、鋼鐵行業、電力行業加速向港口、能源、交通等更多行業拓展,形成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創新應用。
5G商用牌照發放兩年來,5G網絡正從試點探索轉入快速推廣階段,快速融入千行百業,形成系統領先優勢,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同時,產業的發展也離不開政策的助力與支持。
2019年11月,工信部印發《“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吹響了產業界加快推動“5G+工業互聯網”發展的號角。
2021年5月,工信部發布了“5G+工業互聯網”首批重點行業和應用場景。首批重點行業和應用場景涵蓋電子設備生產、裝備制造、鋼鐵、採礦、電力等5大行業,以及協同研發設計、遠程設備操控、柔性生產制造等十大應用場景。
各基礎電信運營商也積極入局。中國電信發揮“5G+雲網融合”優勢,為傳統產業賦能注智。中國移動全面實施“5G+”計劃,推動5G融入百業、服務大眾。中國聯通將5G作為引領發展的戰略牽引,已打造300多個5G燈塔項目。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介紹,截至目前,全國工業企業建設“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1500個,“5G+工業互聯網”已成為工業互聯網和5G發展進程中產業熱情最高、創新最活躍、成效最顯著的領域之一。今年工信部將重點抓好產業基礎的夯實提升、成熟模式的應用推廣、創新模式的深化拓展、產業生態的發展壯大,進一步推動“5G+工業互聯網”的融合發展。
賦能數字化轉型 仍需多方協同攻堅
5G賦能產業離不開基礎網絡支撐。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底,我國建成5G基站81.9萬個,佔全球70%以上,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獨立組網網絡。根據國際測速機構發布的3月份數據,我國移動網絡速率在全球排名第4位,固定寬帶速率在全球排名第16位。
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數字化建設任務,較此前在戰略位勢和建設內容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單獨成篇列出,並首次提出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這一新經濟指標。
“十四五”規劃綱要還提出,布局全新的數字經濟產業生態,構建基於5G的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醫療等重點領域開展試點示范。
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指出,5G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代表性、引領性技術,正在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帶來新機遇。5G商用以來,在運營企業、產業界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技術產業、網絡建設、融合應用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他同時強調,當前5G應用仍處於發展成長期,要加大投入力度,持續推動5G應用規模化發展。
為此,工信部日前發布了《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3年要實現重點領域5G應用深度和廣度雙突破,5G網絡使用效率明顯提高,5G物聯網終端用戶數年均增長率超200%。
可以預見,“十四五”將是我國5G規模化應用的關鍵期。5G推動數字產業化發展的同時,將有力提升我國產業數字化水平,發展潛力巨大。
劉烈宏表示,我國是全球首批5G商用的國家之一,5G技術、產業、應用均邁入了“無人區”,特別是面向工業,推動5G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創新沒有先例可尋、沒有經驗可見、沒有標准可依,需遵循移動通信技術演進、網絡建設、市場發展的規律,立足國情,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5G發展之路。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所長金鍵認為,隨著全球數字化進程加速,數字經濟成為構筑經濟增長關鍵支撐,產業數字化成為壯大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工業互聯網成為數字化轉型的路徑和方法論。
金鍵指出,在5G+工業互聯網的典型場景方面進展迅速,體現出5G變革型的賦能意義,也為5G技術標准的進一步迭代提供了依據。“5G+工業互聯網“的應用發展將經過預熱、起步、成長、規模化4個階段,當前正是從0到1的關鍵適配期。
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負責人劉郁林表示,我國5G應用仍處於初級階段,還需要持續深入探索,為5G應用發展留出耐心和空間。下一步,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匯聚運營商、設備廠商、解決方案服務提供商、互聯網企業、垂直行業應用方等產業各界力量,形成“團體賽”模式,共同推進5G應用創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