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豬肉價格持續下跌,肉制品“走”向何方?

桑彤、周念坤
2021年06月09日08:19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原標題:豬肉價格持續下跌,肉制品“走”向何方?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通過對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和採集點的監測,6月份第1周,全國豬肉平均價格為29.4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4.7%,同比下降36%。

  在上海市徐匯區伊麗包子鋪,早餐時刻,消費者正在排隊購買包子。店主陳先生介紹:“肉包子兩塊五一個,素包子兩塊一個,已經大半年沒有調整過價格了。”

  不只是肉包子,記者走訪多家超市、便利店發現,熟食、火腿腸、香腸等豬肉制成品價格也沒有隨著此輪肉價下跌而下調。

  在上海一家家樂福超市,重量為320克的金鑼肉粒多香腸售價為16.8元,400克的雙匯王中王優級火腿腸售價為13.8元。導購員王春霞說,這些產品近期均未進行價格調整。從銷量上來看,也基本保持平穩。

  在投資者關系互動平台上,有投資者向雙匯發展提問:生豬價格今年大幅下跌,對企業產品成本和售價有什麼影響?雙匯發展回復:豬價下降有利於屠宰業和肉制品降低成本。生鮮產品的價格會隨行就市,包裝肉制品的價格相對穩定。

  “超市裡的優質五花肉,去年最高到過三十七八塊錢一斤,現在降了十多塊錢。為啥火腿腸、熟食價格沒有降呢?”68歲的上海市民趙先生有些不解。

  對此,部分商戶、企業表示,主要是出於分攤前期成本、保持終端價格穩定等方面的考慮。

  ——分攤前期成本。伊麗包子鋪店主陳先生說,他的包子鋪每天要採購豬肉40斤左右,採購價格已從前期高點的每斤二十六七元,降到如今的每斤十八元左右。“肉價高的時候,肉包子也賣兩塊五。那時沒有漲價,現在也不會降價。”

  陳先生告訴記者,肉價高時,他所經營的店鋪大約有三個月,賣肉包子不賺錢甚至每個要虧損0.1元左右,如今可把之前的損失彌補回來。

  ——保持價格穩定、維護品牌形象。在武漢一家中百超市的冰凍區,重量為720克的韭菜豬肉、薺菜豬肉等餡料水餃售價均為每袋24.9元。導購吳小姐說,她常年負責速凍食品區域,很少有因肉價變化而導致水餃價格變動的情況出現。“如果今天漲、明天降,消費者會覺得你家的產品是不是有問題,反而不會買。”

  一家生產火腿腸的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保持終端價格基本穩定,對於維護企業品牌形象有重要作用。“以火腿腸為例,如果價格調整過於頻繁,會對經銷商體系產生一定沖擊,不利於最終銷售業績。”

  ——價格不降,但會採取促銷措施向消費者讓利。一家連鎖熟食企業高管告訴記者,該企業用量比較大的是豬頭肉、豬蹄和豬耳朵等原料,近兩年價格保持平穩。“一方面,我們和上游的新希望、溫氏等養殖企業有長期合作關系,採購價格並不像市場波動那樣劇烈。另一方面,在肉價大幅下降的情況,我們的熟食產品雖然不降價,但會採取會員八八折優惠,特定日期買三送一等促銷措施,向消費者讓利。”

  由於豬肉價格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影響較大,各方對此高度關注。相比之下,肉制品價格基本屬於市場定價,政府干預較少。

  開源証券分析師黃子航說,食品企業在定價策略方面,有的基於成本定價,有的則基於需求定價。“所以,原料價格的下跌並不一定導致制成品價格下調。當然,豬肉價格如果保持穩定,對下游行業來說也是有利的。”

  農業農村部近期表示,未來將引導區域科學規劃生豬養殖布局,加強生豬產銷規劃銜接。鼓勵探索銷區補償產區的長效機制,支持主產省份發展生豬生產,並推進生豬養殖標准化示范創建。

  (參與採寫:桑彤、周念坤)

(責編:趙超、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