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銀保監會:我國綠色信貸規模世界第一 

2021年07月15日09:3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7月15日電(記者杜燕飛)“目前,我國綠色信貸規模位居世界第一。”在國新辦1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負責人葉燕斐談及綠色金融時表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國內21家主要銀行綠色余額達到12.5萬億元,佔各項貸款的9.3%,其中綠色交通、可再生能源、節能環保產業貸款余額佔比超過70%。綠色信貸資產質量整體良好,近5年不良貸款率均保持在0.7%以下,遠低於同期各項貸款的整體不良水平。

“按照綠色信貸資金佔綠色項目總投資的比例計算,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每年可支持節約標准煤超過3億噸,減排二氧化碳當量超過7億噸。”葉燕斐表示,與此同時,綠色保險保障功能不斷提升。當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已覆蓋重金屬、石化、醫療廢棄物等21個高環境風險行業,覆蓋31個省市。

針對下一步對綠色低碳產業的支持,葉燕斐表示,第一,要大力支持新能源、低碳能源發展,繼續支持低碳交通發展,特別是低碳建筑領域﹔第二,要加大創新力度,碳排放權將來作為有效的抵質押品,可為銀行擴大融資提供重要的質押基礎,可以探索﹔第三,可以將銀行信貸資產通過資產証券化方式進一步流轉,把綠色信貸資產效益傳遞下去,動員更多的社會資本投資綠色資產。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於7月上線交易,未來碳金融市場發展空間巨大,商業銀行應在整體規劃上積極布局碳金融領域。例如,提供開戶、結算、存管等基礎碳金融服務﹔利用自身信息優勢充當做市商,降低企業之間的交易成本,增強市場交易活力﹔創新碳金融市場融資工具,大力發展基於碳排放權等環境權益的融資工具﹔探索創新碳托管、碳咨詢、碳核算等碳金融中介服務。”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汪惠青表示。

與此同時,據銀保監會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負責人劉忠瑞介紹,今年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2.76萬億元,同比多增6677億元,銀行保險機構新增債券投資3.4萬億元,為實體經濟提供合理資金支持,金融資源更多投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分領域看,今年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保持在30%以上,信息技術服務業貸款、科學研究服務業貸款同比分別增長19.3%、23.7%,均高於各項貸款增速。制造業貸款較年初增加1.7萬億元,同比增速連續14個月保持在10%以上。涉農貸款余額超過41萬億元,綠色信貸余額達到12.52萬億元。保險業提供保險保障金額5276萬億元,同比增長31.6%,累計賠付支出7651億元,同比增長21.3%。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銀保監會採取了一系列監管措施,引導銀行機構向實體經濟減費讓利。

“從數據對比來看,銀行業利潤增速和工業企業利潤增速‘一降一升’: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6143億元,同比增長2.4%,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3.3個百分點﹔同時,實體經濟利潤增速明顯上升。今年前5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83.4%,兩年平均增長21.7%。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金融向實體經濟讓利的積極效果。”劉忠瑞表示。

劉忠瑞認為,從局部來看,銀行業利潤出現一定的暫時性的波動,但是從宏觀來看,實體經濟利潤回升有利於銀行改善資產質量,對銀行業高質量發展形成重要支撐。

在商業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重點支持民營小微等領域的同時,存貸比也出現了階段性上升。

“當前,銀行業負債水平總體穩定,流動性風險可控,沒有出現整體負債體系緊張的情況。”劉忠瑞表示,今年以來,隨著經濟逐步恢復,貸款增速趨於平穩,存貸比上升趨勢有所緩解。到6月末,商業銀行人民幣存貸比78.1%,較年初上升1.3個百分點,較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銀保監會還發布實施了《商業銀行負債質量管理辦法》,推動商業銀行強化負債業務管理,拓寬負債來源,優化負債結構,增強銀行負債與資產在期限、幣種、利率、匯率等方面的匹配度。

“這些措施有利於進一步增強銀行負債的穩定性,前瞻性防范流動性風險。”劉忠瑞表示,監管部門還指導銀行定期開展有關負債變化的壓力測試,針對各種可能的負債流失情況設計情景,根據測試情況制定和完善應對預案,切實防范流動性風險。

與此同時,近年來,銀保監會鼓勵保險資金通過股票、股權、債權、基金等形式,為制造業和戰略新興產業提供多層次資金支持。

“到今年5月末,保險資金通過投資企業債券、股票、基金、股權、資管產品等方式,直接投資制造業、能源、科技及相關基礎設施領域4.35萬億元,佔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的19.07%。”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張忠寧說。

(責編:劉佳、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