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全國碳市場今日開市 首筆交易價格為52.78元/噸

2021年07月16日10:20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7月16日電 (黃盛、李彤)今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全國碳市場”)正式開市交易,佔全國碳排放40%以上的超2000家發電企業作為首批交易主體走進該市場。首日碳排放配額價為48元/噸,首筆交易成功的全國碳交易價格為52.78元/噸。

據悉,碳排放配額採取協議轉讓、單向競價和其他符合規定的方式,通過全國交易系統進行。目前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預分配額已完成下發,涉及超2000家發電行業的重點排放單位,最終核定配額和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均超過40億噸。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人民網財經採訪時表示,隨著全國碳市場開市,中國的碳交易體系從地方試點走向全國,交易體量和活躍度迎來新的發展階段。專家建議,在新階段中全國碳市場應優化價格交易機制,吸取國際碳市場經驗,多措提升市場交易質效,吸引更多的市場參與者,為碳市場的活躍有效運行、碳金融的產品創新奠定基礎。

從試點到全國,擴大行業覆蓋范圍

中國的碳市場建設從地方試點起步。2011年10月,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深圳7省市啟動了碳排放權交易地方試點工作。2013年起,7個地方試點碳市場陸續開始上線交易,有效促進了試點省市企業溫室氣體減排,為全國碳市場建設鍛煉了人才、積累了經驗。2017年末,《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印發實施,建設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得到明確。

數據顯示,截止到2021年6月,試點省市碳市場覆蓋了電力、鋼鐵、水泥20多個行業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累計配額成交量4.8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成交額約114億元。

全國碳市場和地方碳市場如何保証平穩過渡接軌?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說,在充分借鑒試點碳市場經驗基礎上,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分階段、有步驟地推動全國碳市場建設。全國碳市場建設以后,工作重點將轉向確保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平穩、有效運行。

在發電行業突破后,全國碳市場如何進一步擴大覆蓋行業范圍?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7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已連續多年組織開展全國發電、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等高排放行業的數據核算、報送和核查工作,委托相關科研單位、行業協會研究提出符合全國碳市場要求的行業標准和技術規范建議。下一步,將按照成熟一個批准發布一個的原則,加快對相關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國家標准的修訂工作,研究制定分行業配額分配方案,在發電行業碳市場健康運行以后,進一步擴大碳市場覆蓋行業范圍。

安永亞太區金融服務可持續發展主管、安永大中華區金融服務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合伙人李菁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認為,全國碳市場在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之間開展配額現貨交易后,接下來可以對個人、非控排企業參與碳市場的制度進行安排,吸引更多的市場參與者,為碳市場的活躍運行、碳金融的產品創新奠定基礎。

首日交易受矚目,配額供需影響價格高低

據了解,碳市場通過價格信號來引導碳減排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降低全社會減排成本,推動綠色低碳產業投資,引導資金流動。也正因此,全國碳市場開市的首日配額價格備受行業人士關注。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與會計學教授、中國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芮萌向人民網財經表示,碳價衡量的是碳排放的社會成本,它的作用機制是通過付費,把碳排放的社會成本轉為使用者的成本,從而促進經濟主體來節能減排,推動石化能源向可再生的清潔能源的轉換。

“碳價信號越顯著,對低碳技術創新的引導作用就越強,就越能激發企業開發和使用低碳技術的願望。”芮萌說。

怎樣確定碳價的高低?趙英民表示,從全國7個地方試點運行情況看,近兩年加權平均碳價約在40元人民幣左右。從微觀和近期來看,碳價主要還是由配額供需情況決定。從宏觀和長遠看,碳價由經濟運行和行業發展總體狀況和趨勢決定。

李菁向人民網財經表示,碳價主要由供給與需求決定。碳價的高低會向市場參與方傳遞信號,從而引導碳減排資源的優化配置。目前中國試點碳市場的平均碳價遠低於歐盟碳市場在6月份的55歐元價格,可以預期中國作為全球最大體量碳交易市場,碳價會有較大上升空間。

不過,李菁認為,過高或過低的碳價都不利於碳市場發揮節能減排作用。

趙英民表示,碳價是通過市場交易形成,因此出現碳價波動是正常的,但是劇烈波動,過高、過低都不利於碳市場的長期穩定運行。他認為,碳價過低將挫傷企業減排的積極性,碳價過高也將導致一些高碳企業負擔過重。因此合理的碳價,既可以彰顯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決心和力度,又能夠為碳減排企業提供有效的價格激勵信號。

趙英民建議,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各方對溫室氣體排放管理預期在逐漸上升,因此有關企業特別是配額短缺的企業,要從推動行業低碳轉型的高度正確看待碳價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碳價高低是市場信號,企業順應綠色低碳轉型的大趨勢就會在發展當中佔得有利先機。

數據是交易基礎,多措提升市場交易質效

多位業內人士向人民網財經表示,中國碳市場的價格發現作用仍相對較弱,但隨著全國碳交易市場落地、覆蓋范圍的增加,交易體量和活躍度有望迎來新的發展階段。但碳排放數據質量是碳市場交易的基礎,隻有嚴控碳排放數據的准確性,多措提升市場交易質效,才能反映碳市場的真實減排情況,確保碳市場交易的公允性和公開性受到市場認可。

全國碳市場如何保証排放數據准確和良性運營?李菁建議,需要對底層碳排放數據進行嚴格的核算、盤查和登記。未來可在碳排放交易的數據核算、登記、交易、結算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把控。

對於全國碳市交易質效的提升,趙英民表示,生態環境部從四個方面開展相關工作。一是指導監督,主要是對市場各參與主體嚴格按照相關制度規定開展業務進行指導監督﹔二是能力建設,主要是加強對市場參與主體以及生態環境系統的碳市場相關能力建設﹔三是聯合監管,生態環境部將協調相關部門組織開展對碳市場運行各個環節的聯合監管﹔四是立法保障,推動《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盡快出台,以更高層次的立法保障碳市場各項制度有效實施。

提升全國碳市的交易質效,也要向國際先進碳市場借鑒經驗。東吳証券環保工程及服務行業周報指出,對標歐盟碳市場來看,我國碳市場發展發現與其相似,目前已具備總量控制和市場調控機制的雛形,但當前國內碳價遠低於海外,隨著“雙碳”目標的落實,預計我國碳排放總量遞減速度超過海外,總量收緊驅動碳配額價格長期上行。

“國際碳市場不僅局限於現貨交易,碳期貨市場體量也相當可觀。未來可在保証碳市場穩定運行的前提下,恰當地引入碳期貨等碳金融產品創新,盤活碳市場。”李菁表示。

延伸閱讀:一圖帶您了解“碳市場”

(責編:張文婷、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財政部印發《中央級科學事業單位改善科研條件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人民網北京7月16日電 (記者王震) 為切實改善中央級科學事業單位的科研條件,推進科技創新能力建設,規范和加強中央級科學事業單位改善科研條件專項資金管理,日前,財政部修訂並印發《中央級科學事業單位修繕購置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辦法》明確,專項資金的管理堅持“科學規劃,突出重點”“統籌資源,共享共用”“專款專用,規范管理”“突出績效,激勵約束”原則,重點支持范圍包括:連續使用15年以上、且已不能適應科研工作需要的科研用房及科研輔助設施的維修改造,高鹽、高濕、高寒、高海拔等特殊條件下的科研用房及科研輔助設施,可適當放寬使用年限﹔水、暖、電、氣等基礎設施的維修改造﹔直接為科研工作服務的科學儀器設備、文獻資料(含電子圖書等)購置﹔利用成熟技術,自主研制用於科研的儀器設備,或對尚有較好利用價值、直接服務於科研的儀器設備所進行的功能擴展、技術升級等。…
工信部:我國5G終端連接數約3.65億戶 開通5G基站96.1萬個
  人民網北京7月16日電(趙超)今天,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表示,上半年完成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533億元,同比增長8.7%,增速同比提高5.5個百分點。 田玉龍介紹,上半年我國信息通信加快發展,融合創新應用賦能強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