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科技加持 新材料被賦予無限想象

馬榮瑞
2021年07月26日08:1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科技加持 新材料被賦予無限想象

  “快住手,火要燒起來了!”人群中發出一聲驚叫。

  日前,在位於安徽蚌埠會展中心的國際新材料生物基纖維展區,豐原生物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員正當眾試圖用打火機點燃一條棉被。

  然而,火苗躥起、場面失控的場景並沒有出現,一縷青煙過后,雪白的被子上隻多了個窟窿。“這被子是聚乳酸纖維材料制成的,不僅除菌抑螨透氣,而且不易燃,安全性好。”工作人員向圍觀市民做起了科普。

  日前,國際新材料產業大會在安徽蚌埠舉行,與會代表把脈新材料科技研究方向,研判產業發展趨勢,推動技術、產業與資本合作,探討自主創新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所蘊藏的價值與潛力。

  新材料為高端制造提供基礎性依托

  “新材料本身既是高科技,又是很多高科技從技術到產業價值實現的基礎性依托,因此可以說新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國家和地區高端制造的水平。”大會開幕式致辭中,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長王清憲作出如上表述。

  作為全國重要的新材料產業發展聚集地,安徽擁有硅基新材料、先進結構材料、新型顯示材料、先進化工材料、生物基材料等產業基地和產業集群,並涌現出一批先進成果:陶鋁新材料實現了並排領跑﹔PVA光學膜率先實現國產,特種緩沖吸能材料成功應用於嫦娥四號,聚乳酸全產業鏈生產為禁塑時代打開新窗口。

  在科技加持下,新材料被賦予無限想象空間。以玻璃為例,這種材料僅僅作為日常容器使用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從0.33毫米到0.2毫米,再到0.12毫米——由安徽蚌埠制造的超薄浮法電子觸控玻璃不斷刷新著世界紀錄﹔隨著國內首片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產品正式下線,我國成為全球第三個掌握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生產技術的國家。

  “我們已經意識到,無論是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還是以固態鋰電池、氫燃料電池為代表的新能源技術,其發展與突破都要依托新材料這個‘產業糧食’強力地支撐。”王清憲說。

  立足國家戰略 完善新材料產業生態

  此次會議上,“卡脖子技術”“碳達峰、碳中和”成為與會代表聚焦的高頻詞匯,而立足國家戰略,重視新材料產業未來發展與能源、環境的協同協調,成為與會嘉賓的共識。

  “我國合成纖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至今已有60年,產量佔全球70%以上,但部分高性能纖維還是受制於人,因為關鍵技術是買不來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朱美芳建議,在新材料領域應繼續加強基礎研究與原創研究,同時要拓展新材料的應用領域。

  無獨有偶,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忠范也在主旨演講環節呼吁,從事基礎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應當從研究思維跨越到產業思維。“中國石墨烯專利佔全球三分之二,但光有基礎研究,沒有生產工藝突破是無法實現石墨烯產品規模化生產的。”劉忠范說。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周育先認為,突破“卡脖子”封鎖,建設制造強國,需要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尤其是由龍頭企業帶動,產學研緊密結合,產融協同良好,支撐服務體系健全的新材料發展生態體系。

  作為新材料產業集聚重鎮,“十三五”期間,安徽新材料產業年均增長20%以上,規上企業達到1362家,目前已涌現出中建材蚌埠玻璃院、銅陵有色等一大批龍頭企業。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就要建立起綠色經濟、綠色金融、綠色社會的‘三位一體’體系,通過市場倒逼機制促進產業升級,這也是未來企業發展的綠色路徑。”來自北京綠色交易所的專家團隊認為。

  在安徽工業基地、產業大會主辦地的蚌埠市,隨著硅基、生物基新材料產業蓬勃發展,新舊動能轉換不斷實施,初步預測蚌埠市2025年將實現碳達峰。

  “我們堅持用市場邏輯、資本力量、平台思維,推動科技創新、人才集聚,努力把蚌埠打造成為吸引新材料新產業的‘強磁場’、新技術新產品的‘培育場’和新體系新模式的‘試驗場’。”蚌埠市委書記黃曉武表示。

  產業模式創新 驅動新材料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在國際新材料產業大會開幕當日,有142個項目簽約,投資總額超900億元,合作成果豐碩。

  “我們將在蚌埠設立華南理工大學先進材料研究中心,吸引更多廣東優質項目落戶蚌埠。”簽約現場,計劃落戶安徽自貿區蚌埠片區的安徽粵智徽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成武說。

  “安徽新材料特色鮮明,創新體系日益強健,集聚態勢愈發明顯。”安徽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天培在進行新材料產業推介時透露,2020年安徽新材料總產值突破4000億元。

  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營商模式創新最終將實現新材料產業模式的創新。據了解,為加快推進新材料產業布局,安徽將新材料作為十大新興產業之一進行重點發展。如今,依托合肥國家實驗室、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高能級國家創新平台優勢,安徽正促使一批新材料領域的“卡脖子”技術強化應用場景建設,加速成果落地轉化。

  “‘十四五’時期,安徽新材料發展將提質升級先進基礎材料,做大做強關鍵戰略材料,加快布局前沿性材料,並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節能環保等產業協同發展。”張天培表示,到“十四五”末,安徽力爭形成萬億級的規模總量,千億級的細分產業,引領百億級龍頭企業支撐的新材料產業格局。

  (本報記者 馬榮瑞 本報通訊員 陳瑤)

(責編:趙超、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