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建標准、搭平台、優環境:專家“把脈”謀劃智慧社區建設

2021年09月11日11:1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李彤)“智慧社區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社區是‘新基建’中不可或缺的應用場景。”在近期召開的2021第二屆中國智慧社區博覽會發布會上,參會嘉賓表示,“智慧社區”不是割裂的服務場景,而是社區各服務場景的信息流閉環,要統一標准、搭建平台,營造智慧社區的發展環境。

作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裡”,社區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社區治理至關重要。自2012年起,國家多部委就智慧城市的發展出台了多項政策文件。其中,智慧社區作為智慧城市建設中的關鍵節點也被多次提及。

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各地智慧社區的發展方興未艾。智慧社區,是指利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社區場景下的人、事、地、物、情、組織等多種數據資源,提供面向政府、物業、居民和企業的社區管理與服務類應用,以提升社區管理與服務的科學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來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模式。

中國貿促會建設行業分會副秘書長盧富平表示,業界對於智慧社區的建設標准正逐漸清晰,智能安防、消防監測、環境監測、智慧設施成為了基本配置,在此基礎上政策鼓勵建設智慧養老、智能充電樁等配套智慧公共設施,同步推進智慧社區服務平台的搭建,對接各類商業服務,構建線上線下生活服務圈,滿足居民多樣化生活服務需求。

“以前大家對社區的關注多集中在綠化率、容積率,而現在更關心社區的多維度服務和智慧化能力,對精細化分類也更加重視了。例如,適老性社區,青年公寓等。”全國智標委副主任委員馬虹認為,要根據社區的屬性在數字底座的基礎上建設智能化功能模塊,讓智慧社區具備自生長的良性生態。

有業界人士表示,智慧社區管理可分為“后台電算化”“硬件數字化”“平台智能化”“成熟智慧化”等階段。目前,一些被業界關注的智慧社區,大多也還停留在“硬件智能化管理”階段。

圍繞智慧社區怎麼建、需要涵蓋哪些系統和功能,上述業界人士說,智慧社區在前端重在用戶體驗,要進行服務場景科技化升級﹔再后端重在平台化管理,以數據驅動精細化服務。

馬虹也建議,要規范智慧社區的建設,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統一標准、搭建平台,營造良性發展的環境。

(責編:王連香、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