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新業態拓展外貿新空間

本報記者 馮其予
2021年09月04日08:27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業態拓展外貿新空間

顧客在河北白溝新城和道國際箱包城威馬堡羅店選購國產品牌拉杆箱。近年來,白溝新城大力支持當地外貿小微企業“組團”到海外建立白溝箱包品牌展銷中心、海外合作中心,引進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台,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截至2021年6月底,白溝出口6.29億美元,同比增長34.02%。

馮 雲攝(中經視覺)

▲銷售員在江蘇自貿試驗區連雲港片區跨境電商體驗中心大賣場直播銷售進口商品。連雲港依托海港口岸、中歐班列兩大優勢,不斷完善跨境電商園區線上線下服務體系,著力打造跨境電子商務圈。王 春攝(中經視覺)

▼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內的客商在選購小商品。有“世界超市”之稱的義烏,獨創的“市場採購+跨境電商”新模式,為國際碎片化訂單提供規范化的出口供應鏈服務。錢旭升攝(中經視覺)

▼今年第一季度開通運營的“贛州—布達佩斯”中歐班列,打造了“雙區聯動”跨境電商中歐班列新型貿易模式。截至今年8月上旬,“贛州—布達佩斯”中歐班列累計出口1700標箱、出口額1.4億美元。

楊曉明攝(中經視覺)

繁忙的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洋山港碼頭。該自貿區積極發展離岸貿易、保稅維修、數字貿易等新型國際貿易業態,目前已有三十二家離岸貿易企業在新片區落地。根據規劃,“十四五”時期,臨港新片區將加快離岸貿易規模化發展,實現交易額年均增長百分之三十。許叢軍攝(中經視覺)

近年來,我國初步構建了適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政策框架。跨境電商規模5年增長近10倍,市場採購貿易規模6年增長5倍。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超1500家,海外倉數量超1900個,加工貿易保稅維修項目已建成約130個。新業態新模式已成為推動外貿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新業態新模式擴大了外貿主體范圍。大幅降低國際貿易專業化的門檻,使一大批“不會做、做不起、不能做”的小微主體成為新型貿易的經營者。新業態還擴大了外貿商品的范圍,讓以前難以走出去的一些商品能夠便捷高效地走出國門。

新業態新模式拓展了外貿發展空間。發揮長尾效應,整合碎片化的需求,開拓一般貿易形式下無法觸及的市場,形成了外貿新的增長點。同時,新業態實現了“多元化需求、個性化生產”。通過改進、提升、完善生產的工藝流程,拓展了營銷渠道,也增強了中國產品的定價主動權。此外,進一步提升了政府監管與服務水平。各有關部門累計出台近200項改革舉措,形成了近70項成熟的經驗做法。

(責編:羅知之、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