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指尖技藝 繪織錦繡——第二屆中國婦女手工創業創新大賽火熱進行中

2021年10月19日13:5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為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傳承發展民族傳統文化,弘揚工匠精神,助力鄉村振興,進一步激發廣大婦女創新創造活力,培育婦女手工人才,搭建資源對接平台,推動婦女手工高質量發展,全國婦聯與工業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鄉村振興局、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第二屆中國婦女手工創新創業大賽。

本次大賽以“傳承手工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2021年6月啟動,面向全國征集婦女手工創業創新項目,經過項目征集、大賽培訓、線上復賽,現已進入決賽階段。

在復賽中,大賽採取了項目路演、專家打分的方式,評出前31強項目。本次復賽還設置了一個特殊“亮點”,增加了“苗繡文化設計賽”環節作為附加賽,並設立獨立獎項。11月中旬,前31強項目將進行大賽總決賽的角逐。

連月來,各地婦聯積極組織,來自全國各地的女性選手、女性手工團隊、以女性為帶頭人的社會組織和企業踴躍報名參加。

參賽選手和單位報送的手工創業創新項目和作品異彩紛呈,涵蓋了編織、雕刻、刺繡、民族服飾等多種手工領域。一起來欣賞!

圖為泉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泉州珠繡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克忍制作的珠繡胸針。泉州珠繡工藝有百余年歷史,珠繡制作技藝於2016年列入泉州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陳克忍將該技藝應用於現代服飾用品設計中。

盧銘瀾是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雕刻藝術大師。她經過十多年的艱難探索,2012年發明玉雕新藝品——玉石畫。圖為她的玉石畫作品《戴雲流江揚遠帆》。

圖為沙磁亂針繡第三代傳承人閆永霞的作品《夏韻》《金銀滿農家》。孕育於傳統蘇繡技法,又因其獨特的長短交叉而自成一派的亂針繡,結合了刺繡與油畫的理論與技術,為中國刺繡發展樹立了新的裡程碑。2019年,沙磁亂針繡入選重慶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圖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苗繡代表性傳承人、貴州省省級高級工藝美術大師歐東花的手工作品——身著苗族服飾的“錦繡苗娃”。

大賽選手王素娟創辦的開物成務文化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致力於研發刺繡衍生品,將刺繡、雕漆工藝應用於移動電源、手機殼、音響等產品設計中。圖為公司設計的一款刺繡無線充電裝置。

圖為濟南皮影女團制作的伴手禮——皮影互動禮盒。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濟南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李娟帶領濟南皮影女團制作貼近生活的皮影戲節目,研發皮影衍生品,實現創新發展。

四川攀枝花市鹽邊縣傈僳族研究會向本次大賽報送了“傈僳族服飾制作技藝”項目,項目展示了傈僳族火草麻布及傳統服飾的魅力,也嘗試利用傈僳族火草麻布、傳統“架子花”刺繡等進行文創設計。

來自雲南的大賽選手鄧璧玲是掐絲琺琅彩畫技藝的第六代傳承人,她的“掐絲琺琅彩畫項目”作品《少女綺夢》設計靈感源於巍山東山彝族,體現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百姓脫貧致富,彝族少女對美好未來充滿憧憬的畫面。

本次大賽參賽項目和作品品類豐富,展示出精湛技藝、奇思妙想。總決賽前,主辦方還將統一組織前31強項目選手開展大賽訓練營培訓,從設計理念、標准化生產、市場分析、團隊形象定位等方面進行強化培訓。讓我們一起期待她們在第二屆中國婦女手工創業創新大賽決賽中的精彩表現!(撰文/李文杰 供圖/全國婦聯發展部)

(責編:李源、曹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