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接“嫦娥”回家是對祖國的承諾

2021年10月30日08:5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接“嫦娥”回家是對祖國的承諾

“我是幸運的,我是中國共產黨培養的學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培養的學生。回想起來,我的一切都是屬於黨的。”

2020年12月,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區的前方指揮所,一位80歲的老人不顧零下30℃的低溫,在現場等候“嫦娥”回家。凌晨,當嫦娥五號返回器順利著陸后,他的眼眶裡滿是淚水——

“向黨中央承諾的‘三步走’,終於從設想變成了現實!”

他,是我國月球與深空探測工程的開創者之一、我國首次探月工程總指揮欒恩杰院士。

大學學習電機專業的欒恩杰,理想是做一個修理縫紉機、手表的工程師。在清華大學讀研究生時,欒恩杰遞交了入黨志願書,其中一句寫道:“黨的決定就是我的一切。”

“那時候趕上三線建設,畢業時要把我分到內蒙古去研究固體燃料發動機,問我去不去。雖然要離開北京去條件艱苦的地區,但我毫不猶豫地說去,黨讓我去哪兒就去哪兒。”

錚錚誓言,讓他與航天結下不解之緣。

“那時候不是等所有條件都具備了再開始工程的實施,而是有條件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欒恩杰曾參與潛艇發射固體火箭研制和試驗全過程。在做某項模擬試驗時,作為工程中一個系統負責人的欒恩杰,與戰友們一道找木工做了一個“試驗台”,然后把車床的轉動部分卸下來,用它作為台子的回轉部件來模擬潛艇的方位搖擺。

“大家都有這樣一個信念,不管條件多差,也要完成黨中央交給的這項重大工程任務。”在欒恩杰看來,“中國人隻有拿出自己的裝備,那才是真正的脊梁。”

當人們對航天的認識還停留在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時,時任國家航天局局長的欒恩杰提出“大航天”概念,將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和空間科學,納入國家航天發展規劃體系,倡導並組織完成了我國首部航天白皮書《中國的航天》,在國際上被譽為“首次揭開了中國航天的神秘面紗”。月球探測工程,便是我國實現深空探測零突破的起點。作為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總指揮,欒恩杰領導了這項工程從立項論証到組織實施的全過程。

回想起“嫦娥”奔月的那十幾天,欒恩杰依然思緒難平。

“這就是在趕考”。嫦娥一號上天前,欒恩杰帶領團隊搞了近30次各類大型試驗,確保工程萬無一失。最終,繞月探測工程取得圓滿成功,事先准備的84項故障模式預案一個也沒用上。

“我已經不知道去過多少次試驗場了,每次去幾乎沒有不落淚的。成功了,高興得落淚﹔失敗了,痛苦得落淚。搞航天的人總是透著一種緊張勁兒。”欒恩杰欣慰地說,“好在我們拿了個好分數,這項工程沒給國家丟臉。”

如今,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已在國內多地展出。在欒恩杰辦公室裡,有一個月球儀,它是基於嫦娥一號的數據制作的。“我們教材裡關於月球的介紹,也用上了中國探月的數據,還配上了我們自己拍攝的月表圖。這是一件多麼令人自豪的事情!”

有人說,欒恩杰的成績,隨便拎出來一件,都值得炫耀一輩子。的確,幾十年裡,他親歷了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全過程——先后參與我國第一代潛地導彈、第一代陸基機動導彈、第一代遠程導彈、首次載人航天、首次月球探測等重大工程……2014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國際永久編號為102536號的小行星,太空裡有了“欒恩杰星”。

現在,中國航天的成績有目共睹,但欒恩杰還是充滿緊迫感:“在國際航天的競爭中,誰也沒有停下來等中國人。如果這一點我們認識不到,還怎麼搞航天強國!”作為國防科技工業科技委名譽主任,81歲的欒恩杰依舊不懈工作,帶著一群中國航天人,堅守初心和使命,繼續向星辰大海奔赴。(本報記者 崔興毅)

(責編:張文婷、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