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印發——
為電商未來發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撐
日前,商務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三部門印發了《“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簡稱《規劃》),明確了 “十四五”時期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方向和任務。《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預期目標46萬億元,全國網上零售額預期目標17萬億元,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預期目標2.5萬億元。
電商的發展,離不開消費者習慣的變化。
來自山東青島的滿靈珊表示,自己在網上購物的時間越來越多,線下購物卻越來越少。購物過程中,關注點也從之前隻關注產品樣式,到進一步深挖相關產品的技術參數、功效以及打折力度。“現在,網上購物大多數時候看到的產品都是比較平面的。未來,隨著VR(虛擬現實)技術的普及,如果能夠更立體地展示自己試穿衣服的樣子,我覺得會更方便一些。”她說。
對家住河北邯鄲的張菁菁來說,電商帶來的消費習慣改變還體現在線下。“對我來說,除了網購變多之外,還有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如今哪怕是到線下去購物,我也一定會打開手機,看一看線上購物平台相關產品的價格,進行一下比較,哪個劃算就在哪買。”張菁菁說,線上購物和線下購物最大的區別就是線下可以立刻到手,線上購物有一個物流時滯。她希望,未來如果快遞可以根據客戶需要,再快一些就更好了。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網絡零售市場繼續穩步向好。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前三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達9.19萬億元,同比增長18.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7.50萬億元,同比增長15.2%,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3.6%,對社零總額增長的貢獻率為22.1%,連續6個月穩步提升。
天眼查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中國電商相關企業數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平均每年增長約75.9萬家相關企業,並於2020年首次突破100萬家,創下年度注冊數量最高值。目前,全國共有約728萬家經營范圍明確包含電子商務、網絡零售、跨境電商或互聯網銷售等內容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其中,超九成成立於近5年內,約71%分布在批發和零售業﹔從地域分布來看,福建、廣東、浙江、山東、江西的電商類企業存量較多。“就數據而言,伴隨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以及需求端的消費升級,我國電商保持了快速發展態勢。”天眼查數據研究院分析師陳倞對本報記者說。
《規劃》的出台,為電商未來發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政策支撐。據商務部電子商務司負責人介紹,《規劃》主要體現了四方面重點:
一是進一步明確了電子商務在新時代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使命。二是確立了全新的電子商務發展原則和政策導向。三是開展了電子商務發展指標體系的有益探索。四是構建了電子商務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框架。
“當前,我國電子商務已深度融入生產生活各領域,在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束玨婷說,《規劃》為“十四五”時期電子商務發展作出全面安排,對指導國內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