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拿起“未來聽診器” 超聲專家的手能“伸”得更遠更廣

代小佩
2021年12月09日08:53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拿起“未來聽診器” 超聲專家的手能“伸”得更遠更廣

遠程超聲不受時間、地域限制,能讓超聲專家的手“伸”得更遠、更廣。比如在救護車上安裝5G遠程超聲儀器,就可以幫助醫生提前介入患者診療。

12月1日,第九屆深圳國際工業設計大展開幕,在華大智造的展區,展出了一款遠程超聲機器人MGIUS-R3,這是全球首款實現專業醫生直接遠程操控超聲探頭,即可對病人實施遠程診斷的超聲設備。這款設備通過集成機器人、實時遠程控制及超聲影像等技術,突破傳統超聲診療方式的局限,克服時空障礙,有助於改善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的現狀。

什麼是遠程超聲設備?遠程超聲設備有哪些特點以及應用場景?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讓超聲診斷打破時空壁壘

遠程超聲有“未來聽診器”之稱,該技術最早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發並用於監測航天員身體狀況,后來逐漸推廣至民用。

北京世紀壇醫院超聲科副主任劉勇主任醫師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遠程超聲的技術支撐包括遠程通信、信息學及超聲醫學。

劉勇介紹,遠程超聲具備遠程控制能力,並可借助實時通信技術傳遞患者超聲影像資料。“借助通訊網絡,醫生可以遠程控制機械臂和超聲機器對患者進行實時操作和掃查,所獲得的相關圖像可實時發回醫生端,供醫生診斷。”

中華醫學會超聲分會常務委員、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超聲影像科主任醫師鄧又斌介紹,超聲設備獲取的資料通過網絡傳遞到遠程超聲平台,接收的終端可以是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甚至是手機。

打破時空限制的精准操控是遠程超聲的一大特點。在急危重症遠程會診中,遠程超聲可以發揮重要作用。“遠程超聲不受時間、地域限制,能讓超聲專家的手‘伸’得更遠、更廣。比如在救護車上安裝5G遠程超聲儀器,就可以幫助醫生提前介入患者診療。”劉勇說。

安全是遠程超聲的另一個優勢。劉勇介紹,像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在隔離病房中,傳統的超聲設備使用受到限制。而此時,遠程超聲可以大顯身手。醫生借助遠程超聲進行診療,可以減少交叉感染和防護用品的消耗,而且“在具有放射性的環境中,遠程超聲也能發揮作用”。

此外,遠程超聲還具有“廣譜”的優勢。劉勇表示,遠程超聲可以獲取高質量超聲圖像,實現超聲圖像與掃查手法嚴格同步,達到實時和移動會診的效果。“可以利用這一點開展超聲設備使用技能培訓,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劉勇說。

劉勇稱,遠程超聲不僅具備以上特點,還具備自動避險能力。“遇到一些危急情況,遠程超聲能夠自動預警。”劉勇說,目前,已有遠程超聲應用於心內科、產科、急診科等科室,成功完成了遠程心臟超聲、胎兒遠程超聲的檢查和診斷的報道。

新技術不斷為超聲設備賦能

在遠程超聲系統之下,患者的超聲圖像可通過網絡傳輸到會診端,會診專家可基於上傳的圖像提供診斷及決策分析。

但是,由於超聲是實時動態變化的,其傳輸的數據量非常大。例如,一次數分鐘的心肺超聲檢查,就會產生最高可達2GB的海量超聲影像數據。

4G技術有較嚴重的低速率、高延遲等問題,不能滿足遠程超聲的技術要求。但5G通信技術為遠程超聲發展帶來了機遇。5G通信技術具有高速率、低延遲、廣連接等特點,通過基層醫師或急救車內醫務人員將患者信息、醫療設備所採集的數據及影像學圖像實時上傳至會診端,可實現院外急救和院內治療的對接。

此外,雲計算可以讓超聲數據實現檔案電子化儲存、網絡信息傳輸和檔案調度,從而讓患者的超聲數據在各醫療機構之間互聯互通、信息共享。

北京大學航天臨床醫學院副院長、超聲科學科帶頭人郭君表示,以醫療技術為紐帶,以遠程超聲系統平台為支撐,建立遠程協同模式,開展遠程超聲的診斷、會診以及遠程門診、遠程質控、遠程教育等相關活動,能使所有覆蓋范圍達到信息交換共享和業務協同。

郭君認為,借助算法和強大計算能力,遠程超聲與機器人協作配合,能緩解目前醫療體系下的醫療資源不足、分布不均,高質量、高水平的專家經驗得不到充分利用,基層缺乏相應的高端設備,分級診療存在難點痛點等問題。

“有了先進的機械臂、靈敏的傳感器、強大的控制系統以及便捷的網絡傳輸,遠程超聲平台可以不受地域和空間限制發揮作用。”劉勇說,在邊疆地區、貧困地區、軍隊、海外大使館、援外醫療隊、外太空等特殊場景中,都可以建設遠程超聲平台。

我國遠程超聲未來可期

目前來看,遠程超聲的臨床應用大多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在發展中國家,遠程超聲的應用前景如何?

有專家撰文指出,在發展中國家,偏遠或農村地區的便攜式超聲設備尚未普及,而超聲設備是進行遠程超聲的重要基礎。同時,由於三級醫療會診中心尚未建立,與基層醫院無法實現信息共享和醫療服務對接,阻礙了遠程超聲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電信網絡在一些偏遠地區和農村地區沒有普及或網絡延時嚴重,因此完善的電信網絡也是遠程超聲系統深入偏遠地區的關鍵因素之一。

劉勇預測,2025年左右我國遠程超聲設備的裝機量將在500套以上。“這個估算數據考慮了偏遠地區、鄉鎮、省級醫療中心,甚至海外一些地區對於超聲診斷的需求。”劉勇說。

談及遠程超聲的未來發展,劉勇認為,關鍵是要推動醫學和工業的有效結合,發掘可利用的先進技術,讓遠程超聲系統更加完善。

劉勇還表示:“遠程超聲設備的產品設計師要多傾聽來自基層醫生的聲音,設計理念要兼顧患者和基層醫生的需求,從而使得產品更合理、更普惠,做到精益求精。”

“同時,遠程超聲系統不能單槍匹馬地工作,要與其他技術相融合,加大創新研發力度,不斷推陳出新,發揮‘1+1>2’的效果。”劉勇認為,政府層面,應當出台一些與遠程超聲發展相關的政策措施。

“比如,通過政策引導,鼓勵在醫療資源較集中的地區建立遠程超聲醫學中心,以某個醫院為龍頭推動遠程超聲發展,讓優質的超聲醫療資源不斷下沉。”劉勇說。

“對於遠程超聲的發展而言,中國有很大的市場。我們也希望能夠借助遠程超聲平台,為落后、邊遠地區打造一支‘帶不走的超聲專家隊伍’。”劉勇說。

(責編:羅知之、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