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科技助力出行(雲中漫筆)

武慧敏
2021年12月27日05:0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電子駕駛証近日在全國全面推行,這意味著電子駕駛証與紙質駕駛証具有同等效力,司機在沒有帶實體証件的情況下,可以在線“亮証”,通過電子証件接受查驗等。駕駛証電子化已經覆蓋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200個城市,5000多萬名駕駛人領取了電子駕駛証。在前期試點和分批推廣應用基礎上,電子駕駛証開始在全國推廣應用。

  互聯網平台服務日益完善,線上業務辦理將成為常態,人們的出行生活將變得輕鬆便捷。除了全面推行電子駕駛証,二手車異地交易登記、“交管12123”APP核發貨車電子通行碼、交通事故証據材料網上查閱等公安交管便利措施也將同步在全國推行,既便利群眾辦事出行,也服務企業和行業發展。

  科技日益升級,加之公眾對更便捷、更美好、更安全的出行需求日趨旺盛,科技已經越來越多地融入人們的出行之中。群眾體驗到,網約車相關技術不斷優化,改變了出行方式﹔多地地鐵車站智能服務機器人正式“上崗”,提供出行咨詢、實地引領及運營提示等智能服務﹔“全境智能大屏”在全國百余城市落地,幫助數億司機躲避擁堵……中國智慧交通布局正在進行體系化構建,通過綜合技術、政策等方面的手段,建立起解決交通領域社會問題的人機混合系統。

  推進智能出行、智慧交通遠未到達終點,仍需多方合力推動行業發展。國家需要為智慧交通發展提供包容審慎的政策環境,為其發展保駕護航。同時,科研機構要做好信息儲備、技術儲備和人才儲備,掌握國內外前沿技術發展動態,加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研發,為未來交通做好智力儲備。不僅如此,企業需抓住智慧出行發展的紅利,在規范中促競爭,在競爭中贏得發展機遇。

  科技助力出行,既是便民之舉,也是經濟發展之所需。通過5G、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等技術,優化現有交通系統,車、人、路在物聯網架構下形成真正的互動,能為公眾提供個性化的出行幫助。

(責編:趙欣悅、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