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如何提升機器人制造水平?專家: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王紹紹
2022年01月11日09:00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5個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到,到2025年我國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

多位業界專家在接受人民網財經採訪時表示,要加強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補齊產業發展短板,加強標准體系建設,提升檢測認証能力。與此同時還要增強產品供給,拓展市場應用,優化產業生態。

如何提升機器人制造水平?

“《規劃》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制定了路線圖,為智能制造各個賽道的企業、高校和機構,提供了清晰的、權威的規劃和指導。”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周谷越表示,《規劃》中的四個專欄行動,包含了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產業各個方向的技術、產品、應用場景,覆蓋了目前全部的核心領域。

《規劃》提到,“十四五”期間,將推動一批機器人核心技術和高端產品取得突破,整機綜合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關鍵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那麼,該如何實現這些目標?

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汪宏建議,要加強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補齊專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藝等短板﹔面向重點行業需求,集聚優勢資源,推進高端機器人產品研制,拓展機器人產品系列和種類,提升性能、質量和安全性﹔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組織產需精准對接,推進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開發。

周谷越表示,要通過建立健全創新體系,發揮高校、機器人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創新中心等研發機構的作用,加強前沿、共性技術研究,加快成果轉化。支持企業加強技術中心建設,開展關鍵技術和應用技術開發。

此外,還要支持協同創新和技術融合。周谷越強調,要鼓勵骨干企業聯合開展機器人協同研發,推動軟硬件系統標准化和模塊化,提高新產品研發效率,推進人工智能、5G、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融合應用。

“機器人制造水平的提升不會一蹴而就,需要行業中的每一個人按照發展目標和任務要求,共同努力,切實做好工作。”周谷越說。

機器人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怎麼突破?

“我國機器人產業總體規模快速增長,2020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工業機器人已在國民經濟52個行業大類143個行業中類被廣泛應用。但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著技術積累不足、產業基礎薄弱、高端供給缺乏等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介紹。

周谷越進一步解釋道,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機器人產業在原創性研究、理論研究、正向設計能力欠缺﹔關鍵零部件質量穩定性、可靠性等還不能滿足高性能整機的需求﹔高速、高精、重載等高性能整機產品供給缺乏等。

“要解決這些難題,必須突破機器人系統開發、操作系統等共性技術,研發仿生感知與認知、生機電融合等前沿技術。在控制器、傳感器、執行器、伺服、減速機、一體化關節等核心零部件產品實現超越。”周谷越說。

目前,在絕大部分高端應用場景,進口品牌的機器人基本處於壟斷地位,國產品牌大部分在中低端附加值的應用場景中激烈競爭,導致國產機器人廠商利潤率低,且在招標過程中往往處於劣勢和被動地位。周谷越表示,《規范》提到的關於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舉措,有利於國產品牌突破中高端市場,同時可以有效規范國內品牌之間的過度競爭帶來的互相消耗。

如何培養優秀科研人才?

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在周谷越看來,中國機器人制造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和高校的角色相對比較獨立,帶來的問題是企業對新技術敏感度相對不足,高校對新技術的轉化能力相對不足。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尤其是對機器人制造產業而言,優秀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抓住“科技創新”總體發展的“牛鼻子”,就應該以人為本,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立足全球視野推動人才培養,周谷越說。

《規劃》提到,加強機器人科技人才培養,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培養專業技術和復合型高端人才。推進新工科建設,鼓勵校企聯合開展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共建一批現代產業學院,推行訂單培養、現代學徒制等模式,培養產業發展急需人才。

周谷越表示,要加快推進新工科建設、校企聯合培養、現代產業學院、技能培訓等培養方式的實施,為企業和高校的合作提供好的機會和平台,從而加快先進技術在國產機器人企業中的轉化和落地,最終助力國產品牌突破高端瓶頸,完成技術和產業升級。

(責編:孫紅麗、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