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我國人口總量未來一段時期將保持在14億人以上

人民網北京1月17日電 (記者楊曦)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年末,全國人口14126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7.52‰﹔死亡人口1014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4‰。
“2021年我國人口保持平穩增長”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1年,按國務院新聞辦的要求,國家統計局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辦公室公布了人口普查的數據。數據顯示,我國人口保持了平穩增長,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人口總量還在繼續增長。2021年末,全國人口14.13億人。其中,出生人口1062萬人,死亡人口首次達到千萬級,人口淨增長48萬,自然增長率是0.34‰。
二是勞動年齡人口基本穩定。2021年末,16-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82億人,佔總人口的62.5%﹔60歲及以上人口2.67億人,佔總人口的18.9%,65歲及以上人口2億人,佔總人口14.2%。
三是城鎮人口增加較多。2021年末,城鎮常住人口達到9.14億人,比上年末增加1200多萬人﹔鄉村常住人口仍有將近5億人。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為64.72%,比上年末提高0.83個百分點。
四是流動人口明顯增加。2021年末,全國人戶分離人口是5.04億人,比上年末增加1153萬人,其中流動人口3.85億人,增加885萬人。
“人口減少是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
2021年,我國出生人口比上年減少,人口出生率下降。寧吉喆表示,人口減少是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人口增速放緩是我國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化、城鎮化到一定階段的客觀結果。老齡化、少子化也是發達國家乃至一些新興經濟體普遍面臨的問題。”寧吉喆指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育齡婦女人數持續減少。2021年,15-49歲育齡婦女比上年減少約500萬人,其中21-35歲生育旺盛期的育齡婦女減少約300萬人。
二是生育水平繼續下降。近年來,生育觀念有所變化,婚育年齡也在推遲,加上其他一些生育成本提高方面的因素,年輕人的生育意願是有所降低的。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推遲了年輕人的婚育安排。國際上多項調查研究發現,疫情發生以來,多個國家和地區生育水平有所下降。2020年,日本出生人口比上年減少,韓國出生人口也比上年減少。
“未來一段時期,我國人口總量將保持在14億人以上”
寧吉喆指出,未來一段時期,我國人口總量將保持在14億人以上。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育齡女性總量較多。我國人口基數大,目前仍有3億多育齡婦女,每年能保持1000多萬人的出生規模,人口總量將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長。
二是“三孩”政策效果將逐步顯現。從過去十幾年看,“單獨二孩”“全面二孩”等生育政策均取得積極成效,出生人口數量增加。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0-14歲少兒人口比2010年多了3000多萬人,比重上升了1.35個百分點,主要是兩次“二孩”生育政策促進了生育率提升。出生人口中,“二孩”佔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21年的43%左右。2021年5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婦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各地紛紛制定出台了具體實施方案,政策效果將逐步顯現。
三是人口的預期壽命在持續提高。我國醫療衛生條件大幅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預期壽命不斷延長,死亡人口一直少於出生人口,有助於人口總量保持增長態勢。一些被推遲的生育將在未來一段時間持續釋放,這些因素都將對人口總量保持基本穩定發揮積極作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