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2021人民質量高峰論壇:加快實施質量提升 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黃盛
2022年01月26日11:0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在高質量發展中穩經濟。如何以質量強國建設助推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是社會各界關注的話題。

在日前由人民網舉辦的“2021人民質量高峰論壇”上,部委領導、專家學者、企業界代表共話工匠精神、共謀質量變革、共議創新路徑,攜手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以質量變革創新 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1人民質量高峰論壇現場。 人民網 呂強攝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高質量發展成為當前以及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經濟發展的引導。

論壇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表示,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進行“三個轉變”,即中國經濟要從原來的規模和速度轉換到增長的效益和結果,以適度的投入獲取更大的收益﹔要從單一的經濟跳出來,在注重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生態環保、公平公正、共同富裕等維度﹔要從國內的全生產要素轉向全球市場生產要素的更優配置。

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需要創新高技能人才的培育理念。“構建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雙循環新發展,不僅要注重技術創新、設備更新、新基建投入等,更要注重對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資本投入。”中國勞動學會會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人社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楊志明表示,要著力於培養工匠精神,以工匠文化為底氣,以構建工匠制度為基石,以讓工匠出彩為目標,讓新生代勞動者感受到學技術好就業,學好技術多增加收入。

實現變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推進質量變革創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質量發展局副局長李宣慶認為,質量提升是現在的主攻方向,質量基礎是永遠的支撐保障,質量創新是未來的挑戰使命。抓好“質量提升、質量基礎、質量創新”三項工作,對於“匠心聚 百業興”建設質量強國非常重要。

李宣慶介紹說,未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從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著力完善質量基礎設施、努力推進質量變革創新等三方面著手,務實推進質量體系對接經濟社會需求,更好發揮質量體系基礎支撐作用。

培養工匠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質量認証保駕護航。中國質量認証中心副主任李國振表示,質量認証在支撐國家戰略、參與全球競爭、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正起到表率和引領作用,是市場經濟的信用証、國際貿易的通行証。中國制造的金字招牌能幫助更多更優質的中國產品成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多位參會嘉賓看來,推動高質量發展,既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遵循經濟規律發展的必然要求。這需要社會各界適應新時代、聚焦新目標、落實新部署,讓工匠精神的時代價值更加突顯。

擁抱數字變革 推動質量提升

2021人民質量高峰論壇現場。 人民網 呂強攝

在此次論壇上,不少參會嘉賓將高質量發展和科技創新、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社會發展緊密聯系起來。在他們看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技術已滲透到各行各業,在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和創新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引擎。

數字技術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升級注入了新動能。“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要特點就是技術驅動、創新驅動。”中制智庫理事長兼研究院院長新望認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生產的網絡化、智能化特征日趨明顯,企業要充分擁抱數字化,調整傳統產業結構,實現高質量轉型。

數字技術為經濟高質量的發展提供質量變革。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工業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劉興波表示,數字經濟驅動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了產品質量和供給效率﹔數字技術的應用能推動和促進生產端的變革,實現柔性、個性化的生產。

數字技術為高質量發展帶來效率變革。“數字技術正影響著社會分工,提高了制造業的生產效率和質量。”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說,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極大改變了原有的工業流程,加快了工業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進程,提高了制造業的產品質量和管理效率。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需以創新引領為基礎。在中興通訊副總裁林榮看來,在復雜變局中構建企業的競爭優勢,要重視創新,加大研發﹔要提升戰略洞察力與戰術應變力,提高企業韌性﹔要做生態,以全產業的生態建設增強對不確定性風險的應對能力、對高質量發展的引領能力。

在以創新引領發展過程中,發展成果最終要為人民的美好生活賦能。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品牌官譚旻表示,在數字變革當中,要牢牢掌握核心技術,堅持自主創新。與此同時,要通過數字技術做有益於社會的事,讓智能機器人真正服務於人民的美好生活。

探路低碳變革 踐行綠色發展

2021人民質量高峰論壇現場。 人民網 呂強攝

作為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綠色發展是我國從速度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眾多與會嘉賓在論壇的討論中認為,綠色低碳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和依托,與市場的經濟活力、創新力和競爭力緊密相連。

“實現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最科學最經濟的是要用可再生能源和綠色能源來實現。”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許洪華建議,可通過建立國家級實驗室,開展支撐整個行業基礎的關鍵技術研發,並結合國家“雙碳”目標大政方針,和市場主體聯手共同推動低碳高質量發展。

中國質量認証中心副處長張麗欣表示,高質量的數據對於“雙碳”領域的相關決策非常重要,數據質量一定要滿足完整性、准確性、一致性、可比性、透明性五個方面的要求。

在中科曙光副總裁、曙光數創公司總經理何繼盛看來,“雙碳”目標的提出,給信息化基礎設施領域和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宏觀層面,要科學合理布局數據中心向綠色、低碳方向發展﹔在微觀層面,要提升綠色能源的佔比,提高數據中心能源使用效率,通過數據中心余熱回收進行能源補償。

中山環保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濤認為,從美麗中國建設的角度,環保產業會進一步探索工程美學和技術的有機集合,通過對美的理解和實踐,來實現綠色低碳的發展。

“綠色低碳正是一條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人民日報高級記者高雲才認為,高質量的發展一定是可持續的發展,要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責編:楊虞波羅、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