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聚焦電子証照應用發展”系列報道之一:

市場主體獲得感提升 電子証照應用加快推進

車柯蒙  焦磊
2022年03月24日09:0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電子証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的意見》。電子証照將如何助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又將如何安全、有效地落地應用?人民網推出“聚焦電子証照應用發展”系列報道,探討電子証照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推動政務數據共享,進一步壓減各類証明事項,擴大“跨省通辦”范圍,基本實現電子証照互通互認,便利企業跨區域經營,加快解決群眾關切事項的異地辦理問題。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電子証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進一步加快推進電子証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進一步助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作出部署。

電子証照,是指由各單位依法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類証照、証明、批文、鑒定報告、辦事結果等文件。

入住酒店,用電子身份証就能辦理手續﹔企業的辦事員不必帶著公章、紙質材料到處跑,線上上傳文件就能加蓋電子印章……現如今,電子証照的應用正在為人們生活、工作帶來便利。

此次印發的《意見》提出,要擴大電子証照應用領域。在個人電子証照應用領域,加快推進出生醫學証明、戶口簿、身份証、社會保障卡等10類個人常用証照電子化應用,覆蓋婚姻登記、生育登記、戶籍遷移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應用場景﹔在企業電子証照應用領域,推動營業執照、生產經營許可証、檢測認証等電子証照的應用﹔在電子証照社會化應用中,圍繞合同訂立、人員招聘、交通出行、文化和旅游等場景積極推動。

自“互聯網+政務服務”理念提出,特別是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上線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持續優化政務服務,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的工作舉措,電子証照應用就是其中重要一項。

証照作為許可、認証等信息的核心載體,是實現業務管理和事項線上辦理的重要工具和支撐手段,電子証照不僅能夠實現政務服務“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的重大改革,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更使政府數字化轉型向前邁出一大步,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不斷前行。

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李敬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加快推進電子証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有利於政務服務便捷度的進一步提升,推動政務辦理實現進一步“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目標,也有利於數字政務向全國一體化方向發展,讓老百姓和企業少跑路,提高便民服務水平,減少企業審批時限,有助於提高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

“加快推進電子証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不僅能增加辦事群眾的獲得感,也能提高政務工作效率與質量,建設良好的營商環境,有效提高政府服務水平和社會誠信水平。”西南財經大學教授、西財智庫首席經濟學家湯繼強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湯繼強認為,電子証照於政府而言,打破了傳統政府服務模式下的信息孤島,促進政府數據的公開和信息共享,有效優化政府資源配置、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切實便利群眾,有利於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於居民而言,有利於提供安全可靠的個人身份驗証,規避信息泄露風險,避免繁瑣認証程序,從根本上解決群眾常見的証明身份問題。

“於企業而言,則促進了証照的有效管理,解決紙質証照保管難、數據提取不便等問題,通過從生成、傳送、存儲到使用的全程留痕,保証証照的安全可信、不可篡改、可追溯性。” 湯繼強說。

(責編:張文婷、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