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烏拉特前旗近3萬畝草原遭違法開礦和侵佔

2022年04月08日09:06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生金礦業公司公忽洞鐵礦深達97米的越界採坑(3月27日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恩浩攝

新華社呼和浩特4月7日電(記者王靖、恩浩)四月的烏拉特草原仍未返青,幾十米深的黑色礦坑一個個散落草原,如在黃色布匹上開出幾十個黑洞,十分扎眼。

“新華視點”記者日前跟隨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發現,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礦山開採長期無序發展,近3萬畝草原遭違法開礦和侵佔,使原本生態就脆弱的荒漠半荒漠草原遭受嚴重破壞。

草原被禍害得稀巴爛,開礦企業竟獲評“綠色礦山”

在生金礦業公司公忽洞鐵礦,原本平坦的草原被開挖了97米深、353畝大的礦坑,礦灰滾滾隨風飄散。

督察組調查發現,公忽洞鐵礦採礦証面積僅有81.9畝,近年偷偷鏟毀草原、越界開採鐵礦竟達271畝。早在2016年,旗國土資源局就發現並對其處罰,但到2018年,該公司非但沒收斂,越界開採面積反而更加擴大。

生金礦業公司負責人袁喜剛說:“公司對越界開採的礦坑進行了生態治理。”但記者在現場看到,越界開採區未進行整改,未開展生態修復,巨大的礦坑多年被晾在那裡。

烏拉特草原是內蒙古集中分布的天然草場之一,是國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因降水稀少,主要為荒漠半荒漠草原,生態極其脆弱。

記者調查發現,國企、大型私企以及小型企業通過採坑、排土場、尾礦庫等大量破壞和侵佔草原,少則幾十畝,多則數千畝。當地林草部門統計,共有45家礦山企業、62個項目破壞草原,面積達2.8萬畝。

破壞和侵佔草原的行為有過去的,也有近兩年仍在進行的,其中一些礦山竟被評為綠色礦山,甚至在參評過程中還在暗地裡破壞草原。農墾晶牛礦業公司石英岩項目在未辦理征用草原批復的情況下,侵佔和破壞草原500畝,其中排土場是2021年侵佔的。在石英岩項目區,草原失色,黑一片、白一片,如得了“牛皮癬”一般。

由於常年遭蠶食,烏拉特草原生態出現退化。包鋼集團固陽礦山公司的一處礦山沒有取得征用草原批復,直接將廢礦石推下山,侵佔178畝草原,偌大的礦坡上目前僅挺立著幾棵小樹。在巴音溫都爾嘎查,一處已生態修復的礦區,幾乎看不到植被,多年來礦渣飛揚,沙化成大片的灰色沙窩,陽光下閃著金屬光澤。

不合法申報“合法”,遭處罰企圖“生米煮成熟飯”

去年12月,烏拉特前旗對破壞草原的礦企進行治理。記者了解到,被破壞的2.8萬畝草原中,僅對6844畝草原限期進行植被恢復,其余2萬多畝草原將補辦征用草原批復。

記者調查發現,烏拉特前旗上報自治區申請為礦企辦理征用草原批復的草原總面積,比礦企破壞的2.8萬畝草原面積還要多很多。

旗林草局一位負責人說,報自治區的數據主要由各企業報來的數據匯總得來,旗林草部門把關不嚴,接下來將認真核對。

與此同時,多名礦企負責人稱此次遭處罰“不是壞事”,一方面“能把過去辦不下來的征用草原手續通通補上”,另一方面“未來還能再合法使用一大片草原,為發展留足空間”。這種在違法破壞基礎上想搞“生米煮成熟飯”的思路,令督察組深感擔憂。

據悉,礦產開採與加工佔烏拉特前旗財政收入四分之一以上。全旗有85座礦山,其中鐵礦50座,多數品位較低,甚至是超貧鐵礦,礦產開發呈“小散亂”局面。這種過度依賴資源開發、產業層次偏低、技術含量不高、管理鬆散粗放的狀況若不打破,將會給烏拉特草原生態造成進一步損害。

採訪中,礦企負責人環保意識之淡漠令人吃驚。烏拉特草原生態敏感區域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彌補經年累月形成的生態欠賬是筆巨大開支。一位礦企負責人聲稱,礦區生態修復應“靠天吃飯”,免去植樹種草,靠下雨把礦坑“下”成一個湖泊。

烏拉特前旗委書記蘇亞拉圖坦言,早在2016年旗裡就意識到礦區生態問題,2018年拿出8000萬元搞治理,結果發現投入遠不夠,治理“開了頭”,但處於“低水平”。

跳出資源依賴發展思維,保護草原堅決“一米不讓”

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草原保護與建設進入歷史最嚴、最佳時期,“十三五”期間全區年均人工種草2900萬畝。此次督察發現的問題,表明局部草原保護仍有待進一步加強。

面對督察發現的問題,巴彥淖爾市委、市政府表示誠懇接受,3月28日在全市范圍內部署礦產資源領域專項整治,對已破壞的2.8萬畝草原正在審核研判,符合要求的依法辦理征用草原批復﹔超過2.8萬畝的草原不予辦理征用草原批復。

採訪中,林草、環保等部門干部認為,內蒙古要從生態保護出發,分地域、分品位有側重地開發鐵礦。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周晉峰等環保人士建議,在生態脆弱地區,特別要樹立生態優先原則,要對一些低附加值、對生態有負面影響的項目進行高標准准入,嚴禁嚴重破壞生態的項目上馬﹔建立負面清單,並積極推行生態修復准備金制度,“有邊開發邊治理實力就進入,沒實力干脆別干”﹔務必嚴把綠色礦山評選工作,探索第三方及發動社會力量參與評選,同時要完善綠色礦山退出機制。

烏拉特前旗農科局副局長趙文華說,旗農牧業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草原監管,局裡僅有36人,卻要監管全旗440多萬畝草原,執法時連一架無人機都沒有。他建議,配強草原監管專業人員和設備,加大執法檢查力度。

蘇亞拉圖說,“經濟發展再不能走老路子,必須要算長久賬、算生態賬”,以礦業開採為發展支柱的地方,轉型的重點在於加快對現有“小散弱”礦企整合,通過鼓勵和引導,退出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由粗放轉向集約化經營。

(責編:王震、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