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和生活方式塑造腸道微生物組
有助促進靶向治療未來發展
科技日報訊 (實習記者張佳欣)人類腸道中的細菌與多種疾病有關,但有哪些細菌是健康的,哪些是由疾病或藥物造成的?科學家迄今尚不十分清楚。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傅靜遠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在4月13日的《自然》雜志上發表最新研究,系統地揭示了環境和遺傳因素與人類腸道微生物組之間的關聯,這將促進微生物組靶向治療的未來發展。
人體腸道的細菌整體構成了腸道微生物組,遺傳、環境暴露、生活方式和飲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塑造了人們的腸道微生物組。
研究團隊調查了荷蘭2756個家庭的三代人共8208名個體,對他們的腸道微生物組中的細菌組成、功能、抗生素耐藥性和毒力因子進行了分析,並將這些與241個人體和環境因素相關聯。他們鑒別出了1253個微生物分類單元、564條代謝通路、約600個菌種、9個核心菌種以及基石特征(28個菌種、53條通路),確定了微生物組特征與飲食、社會經濟地位、童年生活環境、目前環境暴露等因素之間的關聯。
研究人員發現,腸道微生物組主要是由環境和共同居住塑造的。隻有約6.6%的類群是可遺傳的,而約48.6%的類群可以通過共同居住來解釋。
格羅寧根大學醫學中心系統醫學教授傅靜遠向科技日報記者解釋說,共同居住在一起的家人其腸道菌相似度比較高,而分居(如孩子長大離開家)時間越長,相似度越低。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深遠的,這一影響也體現在人們的體內菌群中,如環境中二氧化氮和其他污染物的作用。這也為人體和菌群對環境適應作出的協同進化提供了進一步研究的依據。
此外,通過研究微生物組與健康之間的關聯,研究人員還發現,看似無關的疾病具有共同的微生物組特征。傅靜遠說:“我們發現不同疾病中的菌群變化有很高的相似性,其菌群變化的相似性遠高於疾症的共病率。這支持了菌群具有多效性的觀點。”
傅靜遠還指出,目前腸道菌群的靶向研究還不成熟,一些通過飲食、益生菌和菌群移植的方式還不能確保其特異性和精准性。未來需要更精准的方式,比如現在納米技術在菌群靶向治療的應用中已經開始引起關注。另外,菌群靶向治療不能忽略菌群整個生態的協調作用,既要考慮點也要關注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