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讓更多人看見 短視頻平台匯聚環保力量

人民網記者 夏曉倫
2022年04月18日15:34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梭梭樹,根系發達,主根彎曲下伸,具有抗旱、耐高溫、耐鹽鹼、耐風蝕、耐寒等諸多特性,是一種極其重要的防風固沙植物,有沙漠衛士之稱,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區的分布廣泛。

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位於河西走廊東北部,是古代絲綢之路必經之地,被騰格裡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三面包圍。為了保護當地賴以生存的田地,梭梭樹在抵御風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多年來,民勤將防沙治沙作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任務。最新數據顯示,全縣人工造林面積達到230萬畝以上,在408公裡的風沙線上建成長達300公裡的防護林帶,森林覆蓋率由2010年的11.52%提高到18.28%。

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在短視頻平台上,一些在沙漠治沙的人,用短視頻記錄下治沙的點點滴滴,為民勤當地的防沙治沙工作貢獻力量,快手用戶“小仲-沙漠變綠洲”就是其一。

小仲的本名叫仲麟,是一位95后,當同齡人離開家鄉的時候,大學畢業的他,卻回到風沙彌漫的戈壁灘,在沙窩窩裡與風沙“戰斗”。

“一夜北風沙騎牆,早上起來驢上房。”住在西渠鎮豐收村的仲麟,是聽著這個歌謠長大的,甚至還親眼見過這個畫面,只是被風吹上房的,是村民養的羊。他告訴記者:“我喜歡梭梭樹,小小的一株,頑強極了。”

仲麟通過快手短視頻平台介紹當地治沙的工作。

從仲麟發布的短視頻作品可以看出,都是關於當地治沙的內容,作品的點贊量已接近20萬,這讓眾多網友通過短視頻關注到了民勤當地的治沙工作,也讓更多人看見他為家鄉生態保護作出的努力和付出。

直觀的治沙過程,讓全國各地的網友看了后深受觸動,也想參與其中。仲麟告訴記者,有很多粉絲會私信他,要來民勤做治沙志願者,還有家長要帶著孩子來體驗治沙人的艱辛,“去年,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的40多名大學生,來民勤幫我種樹澆水,這讓我特別感動。”

治沙,不僅僅是當地人自己的事,環保更是一個長期的任務,理念傳遞至關重要。有專家表示,短視頻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更多人看到環境治理的艱辛,讓更多人了解到生態保護的重要性,也向網友科普了許多自然科學和生活常識。

據快手發布的相關報告顯示,目前已經有超過10萬的通識教育創作者在平台分享知識,自然科學相關科普知識是通識教育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用戶互動頻率及用戶黏性上,90%的知識內容消費者曾與創作者互動。

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給各地帶來了良好的生態效益。數據顯示,自2004年起,全國荒漠化和沙化面積連續3個監測期實現“雙縮減”,我國總體上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在這背后,離不開無數個像仲麟這樣普普通通治沙人的努力。“未來的話,我就是繼續堅持做這個事情,讓更多人看到、了解到我們的家鄉,還要爭取把我們這裡的農產品推廣出去,也號召更多的年輕人回到家鄉發展。”仲麟說。

(實習生李皓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王連香、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