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4月主要經濟指標下滑 統計局:困難是暫時的 短期沖擊不改長期發展大勢

人民網記者 楊曦
2022年05月16日17:4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受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國內疫情沖擊明顯的超預期影響,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家統計局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包括投資、消費、工業在內的主要經濟指標出現了下滑。

對此,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今年以來有很多的因素超出了預期,經濟運行確實面臨很多困難。但也要看到這些困難都是短期的、暫時的。在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等各項政策措施的支持下,中國經濟能夠克服疫情的影響,逐步企穩回升,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下階段,我國工業經濟走勢如何?投資作用如何得到充分有效發揮?消費市場能否延續恢復增長?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解讀。

工業經濟長期向好發展大勢不變

4月份,工業生產明顯承壓。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9%。分地區看,長三角和東北地區經濟下滑明顯﹔分規模看,疫情對小微企業沖擊更為明顯。

“盡管4月份工業生產降幅明顯,但這是疫情短期沖擊帶來的波動。”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副司長湯魏巍表示,同時也要看到,我國工業體系完備、基礎雄厚,規模大、韌性強,高技術制造業等新動能仍保持較強增長勢頭,工業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大勢沒有改變,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今年以來工業生產總體穩定,二是能源保供持續顯效,三是民生產品保障有力,四是新動能彰顯韌性,五是政策助力企業生產有序恢復。

湯魏巍指出,當前全國疫情已經呈現好轉跡象,上海、吉林等受疫情沖擊嚴重地區開工率已明顯提高,物流暢通速度加快,企業逐步走出疫情影響,工業生產觸底反彈的動能正在集聚。下階段,要進一步做好減稅降費和助企紓困工作,及時疏解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切實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確保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投資持續增長仍有較好支撐

今年以來,穩增長穩投資政策持續發力,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推動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投資規模持續擴大,投資結構持續優化。1—4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8%,保持穩定增長。

國家統計局投資司首席統計師羅毅飛分析,前4月投資結構持續優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制造業投資增長較快,二是高技術產業投資快速增長,三是基礎設施投資總體平穩,四是民生補短板投資較快增長,五是大項目投資穩定增長。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發揮好投資關鍵性作用,不僅有利於短期穩定經濟增長、保障民生,而且有利於調整未來供給結構,提升供給質量,改善經濟發展效益,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付凌暉指出,下階段,要繼續發揮好投資關鍵作用,既利當前,又惠長遠,穩定宏觀經濟運行,增強發展后勁,持續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消費市場有望延續恢復增長態勢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沖擊,4月份市場銷售明顯下降。數據顯示,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1%,其中,商品零售下降9.7%。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統計師付加奇表示,4月份本土疫情多發頻發,波及全國多數省份,居民外出購物、就餐減少,非生活必需類商品銷售和餐飲業受到明顯沖擊。

“4月份市場銷售明顯下降主要是受疫情短期沖擊影響,但居民消費規模擴大、消費結構升級態勢不會改變。”付加奇指出,從1—4月份來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規模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並呈現出以下幾方面積極特點:

一是網上商品零售保持增長,線上消費佔比持續提升﹔二是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增長較快,部分升級類消費需求持續釋放﹔三是超市等自助式零售業態小幅增長,社區零售店增勢較好。

付加奇認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效顯現,商品和服務消費需求將不斷釋放,消費市場有望延續恢復增長態勢。

(責編:楊曦、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