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2022年財經專題>>科技共創美好

智慧醫療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

2022年05月19日18:5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繼續加速推動數字化服務普惠應用,以及醫療領域數智技術創新和應用,提高百姓對優質高效健康服務的獲得感。對此,家住上海農村的李女士就深有感觸。

李女士年過40,年前在家鄉的基層醫院進行了宮頸癌篩查,2天后拿到了判讀結果。其后,根據篩查結果進行內窺鏡檢查,圖像上傳雲平台,在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幫助下,十幾秒后接診醫生即收到平台反饋,進行了組織採樣。

隨后,她帶著病理標本玻片,前往復旦大學附屬醫院就診,隻用半天就完成進一步檢查,安排了手術。這一過程相較於幾年前時間縮短了一半甚至更多,在基層醫院進行檢查診斷、影像判讀等操作的專業程度也與大城市醫院副主任醫師實地操作相當。

其實,與李女士類似的就醫經歷,如今每一天都在發生。和以往的就醫經驗相比較,新的智慧醫療系統為患者就醫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以強大算力為基礎的智能技術、雲計算等先進科技,正在推動醫療行業日新月異地發展,為醫療產業的各個方面帶來巨大的變化,一點一滴地提升著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讓臨床診療更高效更精准

疾病診治是目前醫療健康服務的核心部分,也是醫療服務水平與患者感受最直接的體現。如何讓臨床診療更高效、更精准,一直以來都是社會的關注重點,醫療機構和產業界等也在共同發力,通過將人工智能等多項新技術融入臨床服務,來提升診療水平和效率。

比如,匯醫慧影公司推出的人工智能平台、大數據智能分析雲平台以及智慧影像雲等產品,就為醫療機構提供了全周期、高性能的智能醫學影像解決方案,助其打造健康篩查、診斷、治療決策支持等閉環服務,同時大幅提升了影像分析速度和輔助診斷准確率。

這一系統已成功應用於數十種疾病的診療,落地在多家醫療機構,緩解多病種診斷醫療資源相對緊張的問題,有效減少了患者排隊候診時間,以及影像分析耗時與誤判帶來的漏診、誤診等問題。

為幫助應對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以及海量醫學影像利用程度和判讀水平參差不齊等系列挑戰,西安盈谷則推出醫真雲平台,將源自不同設備的影像數據鏈接起來,並依托大數據在線分析和人工智能引擎,對其實時處理。部分醫院目前提供的高效高質就醫服務,就是得益於類似這種雲平台與智能輔助診斷的有效配合。

如今,“雲+人工智能”這一超級組合,也已在千余家醫療機構大展身手,不僅讓來自大中型醫院的影像專家,可以隨時隨地處理不同區域的影像數據,並對疑難雜症進行會診﹔同時通過人工智能輔助,還大幅提高了診斷效率和精准度,能夠讓更多患者在基層醫療機構即可享受到與大醫院同質的服務。

推動從被動治到主動防的變革

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追求和健康素養地不斷提升,從主動預防入手,減少疾病發生也成為了共識和必須。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戰略,以“建立健康信息化服務體系”為重要抓手,促進醫療機構加速從“以治病為中心”向 “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激勵醫療與相關產業創新與應用智能化方案,通過“治未病”與慢性病全程跟蹤治療等措施,變被動醫療為主動健康服務,實現更健康的生活。

智慧醫療的諸多優勢與“健康中國”的要求十分契合,可有效推動主動健康管理與服務的發展。如江豐生物就採用人工智能技術幫助變革疾病篩查模式的實踐就對此做出了很好示范。如宮頸癌篩查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可以高效檢測早期癌症病變,能讓中國每年新增的宮頸癌患者,通過早期確診實現及時治療﹔結核病智能篩查系統,能夠幫助醫生大幅提高判讀效率,解決了涂片分級的客觀性等棘手問題,為病患贏得了治療時間,減少了醫療費用。

在慢性防治方面,國內的AI獨角獸公司第四范式依托人工智能平台,結合知名醫院的專業知識、臨床經驗與疾病樣本庫,研發了預防與閉環管理方案,推出慢病管理一體機、慢病管理雲系統、健康小式機器人等系列產品,以及完備的措施與預案,可有效幫助醫療健康服務機構和百姓個人對慢性病實施精准、個性化地預防和管理。

加速醫學創新

創新醫學科技,使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及預后更加有效、精准,對全方位、全周期呵護大眾健康至為關鍵。國家也出台多項政策,引導和激勵運用前沿技術,以“顯著增強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產業發展的科技支撐能力”為核心,讓數字技術在轉化醫學等眾多領域成為創新實踐的引擎,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可持續的創新力,不斷提高智慧健康醫療便民惠民服務水平。

轉化醫學就是承載這一關鍵使命的新興領域,它是為推進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緊密連接,實現醫學科研發展和進步而生,而IT平台正是連接、打通和融合多學科以及開展以患者為中心的研究基石,數據處理分析性能則是決定雙向轉化效率的關鍵。

上海交通大學和瑞金醫院合作建設的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就充分發揮計算平台和智能技術的作用,打造出覆蓋所有床位的多功能智慧臨床研究集群,讓每個床單元都具備了自動感知和臨床研究數據自主集採功能。所獲數據通過構建在高性能計算系統上的生物信息大數據平台進行分析,可供制定針對性治療方案,也有助於為疾病精准預防、診斷、治療及預后評估等構建全新方案。也許在不久的將來,越來越多的癌症患者可以通過轉化醫學的患者基因組分析,更有針對性獲得藥物及治療方案。

步入數字時代,數據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已經如同乃至超過能源,正在以要素資源形態,並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共同推動下,掀起新一輪產業革命,助力中國加速構建數字民生保障能力。尤其是對數據化已近30年,目前正處於邁向“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驅動”新階段的醫療健康領域,無論在臨床診療、疾病防治與保健,還是醫學創新方面,基於數智技術的新方案、新模式都已都成為當前變革、未來持續發展的基礎動力。

而這一切都依賴於新基建,也就是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其背后都不乏與數字化、智能化應用密切相關的算力的身影,離不開提供核心數據算力的企業。基於英特爾架構的至強可擴展平台因具備高通用性和開放的特點,以及對人工智能應用進行特定加速的能力,可高效推動數字化和智慧醫療軟件及解決方案的開發及落地。瞄准“十四五”期間政府和民眾對於醫療行業技術進步和體驗革新的高標准、嚴要求,醫療行業將持續推出、優化和落地智能化方案,共同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打造新應用、新場景,助力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目標,讓數字智慧更好普惠全民健康,持續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責編:董童、李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