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服務向農而生 心系“國之大者” 服務糧食安全
糧安天下,農穩社稷。糧食安全關系百姓飯碗,關系國家安全。始終牢牢端穩自己的飯碗、牢牢把住糧食安全的主動權,才能為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近年來,金融行業應需而變,服務向農而生,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華夏大地徐徐展開。
金融服務到地頭 下好基礎設施“先手棋”
走進江蘇省鹽城市濱海豐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承建的高標准農田建設基地,田地連片成方、阡陌溝渠縱橫,大型農機在田間往來穿梭,一片繁忙的景象。
“得到農行的信貸支持,為我們開展農田土地整理、改良及灌溉設施、機耕路橋的建設注入了新動能。”公司負責人表示,當地農行向該公司投放3億元信貸,用於濱海縣20萬畝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填平廢溝塘、平整田坎壟溝,不僅“整”出了更多土地,實現耕地集中連片,也提高了村民收入。
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成了金融行業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共支持100多萬畝高標准農田建設,促進農田機械化水平、排灌能力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得到提升。”農行江蘇分行負責人表示,依托區域資源稟賦,深入貫徹“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加快業務創新,加大信貸投放,讓金融“活水”滴灌到田間地頭,切實為國家糧食安全專項行動注入“農行力量”。
數據顯示,2021年鹽城市糧食種植面積1487.63萬畝、總產142.96億斤,連續7年超140億斤。“在2022年要確保糧食重點領域的貸款投放1000億元以上、增量200億元以上、13個糧食主產區的信貸投放顯著增長。”中國農業銀行、行長張青鬆在今年2月召開的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金融服務強支撐 高標准農田建設積蓄“源動力”
高標准農田,究竟有多“高”?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司長郭永田列舉了一組數據:高標准農田項目區比非項目區的機械化水平提高15-20個百分點,規模經營土地流轉率提高30個百分點,新型經營主體佔比提高20個百分點以上﹔節水達到20%-30%,節電達到30%以上,節藥達到19%,節肥達到13%﹔通過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產出效率,平均每畝節本增效約500元,項目區農民得到實惠。
對於這樣的實惠,49歲的黑龍江建三江水稻種植大戶徐鑫深有體會。“江水種植的水稻能增產30%,價格比用地下水種植要高出許多。”徐鑫算了一筆賬,以前用井水種植最多每垧(15畝)產糧8噸,現在用江水種植的水稻不僅能增產30%,而且成本大幅度降低。
黑龍江墾區擁有耕地4000多萬畝,是“兩大平原”(三江平原和鬆嫩平原)現代農業發展的核心區域,水稻種植面積超過墾區耕地面積的一半。
受益於金融助力高標准農田發展,2015年,當地農行研發了“統貸統還”的全新授信模式支持墾區水利工程建設,制定了支持墾區生態高標准農田建設專項信貸服務方案,對墾區生態高標准農田建設提供100億元意向授信額度。截至6月末,已投放貸款超過8.5億元。
現如今,像徐鑫一樣受益的建三江墾區種糧大戶已達2萬多戶。據了解,農業銀行圍繞建設高標准農田、建設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升耕地質量等領域,積極做好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農業面源和農用地污染防治、黑土地保護、農村能源轉型等重大項目金融服務。
金融服務延伸產業鏈 夯實大國糧倉“壓艙石”
扎實穩住糧食安全產業鏈,“穩”字背后力千鈞。“農行給我們發放了185萬元的‘黑土糧倉貸’法人貸款,可幫我們解決了大問題!”吉林省梨樹縣盧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老盧感激地說。
“我們在農民最關心的領域給予服務支持和產品優惠,讓金融機構更好、更快地滿足農民融資需求。”當地農行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為支持保護黑土地、助力國家糧食安全,吉林分行與吉林大學等多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協同發展聯盟”,創新推出特色貸款產品“黑土糧倉貸”。該產品服務對象為26個黑土地保護示范區,以及省內產糧大縣從事玉米、水稻、大豆、高粱等農作物產、加、銷產業鏈上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截至6月末,農行吉林分行已累計投放“黑土糧倉貸”31.14億元,貸款余額25.8億元,受益群體覆蓋1.5萬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其中種糧農民1.2萬余戶。
“2021年,農業銀行專門出台了金融服務國家糧食安全、種業振興專項方案,在吉林、新疆等地創新‘黑土糧倉貸’‘新糧通’等特色產品模式。”張青鬆介紹說,通過與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簽訂合作協議,明確將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高標准農田建設、現代種業等納入重點支持領域,向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提供高效信貸服務,旨在夯實大國糧倉“壓艙石”。
猗猗嘉禾,今盈我倉。農業銀行把服務糧食安全作為“國之大者”,發揮客戶覆蓋面廣、服務手段豐富、產業鏈服務介入程度深等大型商業銀行優勢,瞄准“種子”和“耕地”兩個關鍵,加大糧食全產業鏈支持。截至6月末,農業銀行支持糧食重點領域貸款超1100億元,一幅金融活水滴灌下的糧豐農穩畫卷,正展現著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嶄新氣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