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跨越山海 逐夢未來”科技創新調研行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向科技廣度和深度進軍

人民網記者 趙竹青
2022年09月27日16:0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對科學家和廣大科技工作者提出明確要求:“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在黨的二十大召開前夕,人民網啟動“跨越山海 逐夢未來”科技創新調研行活動,以“四個面向”為框架,記錄科技興國、科技強國征程上的奮進偉力。即日起推出系列稿件。

2021年7月13日,中核集團核地研院高級工程師武勇在手套箱中操作月球樣品。受訪者供圖

“月球新礦物被命名為——嫦娥石!”隨著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董保同鏗鏘有力的話語,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是9月9日中秋前夕,國家航天局、國家原子能機構聯合舉辦的“嫦娥石”發布會現場激動人心的一幕。這意味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在月球發現新礦物的國家。

“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歷史時期,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黨的十八大以來,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勇闖“無人區”,大批原創性重大成果集中涌現。這些耀眼的創新之光,讓科學技術這顆明珠,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宏偉藍圖上熠熠生輝。

上天入地,重大成果集中涌現

“我已出艙,感覺良好!”

北京時間9月2日零時33分,經過約6小時的出艙活動,我國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完成了首次從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的任務。新艙、新人、新狀態,航天員以精彩表現又一次贏得圓滿成功。

在空間站內,隨問天實驗艙一同進入太空的實驗樣品——擬南芥種子和水稻種子也已成功萌發。擬南芥幼苗已長出多片葉子,高稈水稻幼苗已長至30厘米左右高,矮稈水稻也有5—6厘米高,生長狀態良好。

2022年8月21日,空間站水稻長勢喜人。受訪者供圖

2022年年底,中國人即將正式建成屬於自己的空間站。作為國家太空實驗室,中國空間站艙內可以部署25台科學實驗櫃,每台實驗櫃都是一個小型的太空實驗室,可以支持開展單學科或多學科交叉的空間科學實驗,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類的共同夢想。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步履加快,接連取得一個又一個激動人心的進展。“嫦娥四號”首次登陸月球背面,“嫦娥五號”實現地外天體採樣,“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羲和號”實現太陽探測零的突破,“悟空”“墨子”“慧眼”等中國科學衛星閃耀蒼穹,探索宇宙奧秘……每一次任務的成果,都讓我們離航天強國更進一步。

2016年,有“中國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落成啟用,作為目前全球最大且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先后發現了660余顆新脈沖星。目前,FAST已進入成果爆發期,正在引領中國的天文學研究走向世界前沿。

2020年,“奮斗者號”成功坐底,創造了屬於中國人的萬米深潛新紀錄。從“蛟龍”號,到“深海勇士”號,再到“奮斗者”號,不同深度的大洋底下,留下了中國載人潛水器矯健的身影。

數學、物理領域,成功証明凱勒幾何核心猜想、首次觀測到三維量子霍爾效應﹔在化學、材料領域,有新一代超高強度鋼、“納米限域催化”技術、人工合成澱粉技術﹔在生物、醫學領域有體細胞克隆猴、人工合成單條染色體酵母……這一項項成果,都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也帶動了我國化學、材料、物理等學科整體水平的明顯提升,一大批基礎和前沿領域從過去的“跟跑”進入“並跑”“領跑”的狀態。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我國的創新已經深刻地改變了全球創新的版圖,我國已經成為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大國。”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說。

由量到質,科技實力整體提升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是中國自然科學領域原創性最強、科學價值最高的獎項,堪稱“皇冠上的明珠”。

2012年,這一獎項曾以“13年9次空缺”,引發中國科學界的集體擔憂。2013年,鐵基高溫超導橫空出世,不僅打破了世界紀錄,更讓自然科學一等獎的常年“缺席”從此成為過去式。

從“連續多年空缺”到“不再空缺”,再到出現“雙子星”,自然科學一等獎的變化,印証中國基礎科研實力的進步。近年來,越來越多從“0”到“1”的原創性研究成果在神州大地上誕生,不斷拓展中國科技實力的新邊界。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作為科學之本,技術之源,基礎研究是科技發展的內在動力,是科技創新的源頭活水,深刻影響著一個國家基礎性的創新能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基礎研究快速發展,涌現出大批在國際上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成果,推動中國科技整體實力邁向質的飛躍。

圖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11年—2020年中國知識產權數量和經濟增長曲線。

10年來,我國科技事業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全社會研發投入從2012年的1.03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79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1.91%增長到2.44%,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國從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十二位。隨著我國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中國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新的變化。中國既是國際前沿創新的重要參與者,也是共同解決全球性問題的重要貢獻者。

中國科學院戰略咨詢研究院等單位發布的《2021研究前沿》報告顯示,2021年,在11個大學科領域整體層面,中國繼續穩居第二。

今年6月,2022自然指數年度榜單發布,中國機構科研產出大幅增加。中國科學院等4家中國機構入榜全球10強。自然指數創始人戴維·斯溫班克斯表示:“自然指數年度榜單表明,中國通過其大型、現已發展成熟的機構的科研投入,正在自然科學領域產生持續不斷的研究成果。”

從點到面,創新活力全面激發

“我的項目名稱是:尋找格利澤581g的地外生命。”在近日開展的全國科普日活動現場,青少年FAST觀測方案征集活動中年齡最小的優秀方案作者王嘉宇熱情地介紹著自己的方案。提交方案時,他正在上小學三年級,FAST激發了他對天文學的更大興趣。

9月15日,全國科普活動在全國各地啟動。圖為小朋友在中國科技館內參與科普活動,感受科技樂趣。受訪者供圖

激發青少年科創熱情的,是已成燎原之勢的中國科技創新之火。科研成果不斷涌現,體制機制、資金投入、人才培養等一系列護航科技發展的關鍵系統不斷得到完善提升,這10年,中國真正迎來“科研黃金時代”。

這背后,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高瞻遠矚和系統部署,是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也是中國大刀闊斧改革科技體制,激發創新活力的成果體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體制改革全面發力,改革政策密度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頂層部署全面發力,體制改革加速推進

2015年,科技體制改革戰略藍圖和施工圖相繼繪就。2015年3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下發,明確指出將從八大方面30個領域著手,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地。2015年9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出爐,部署了到2020年要完成10方面143項改革任務,並給出明確清晰的時間表與路線圖。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加強基礎研究、完善科技計劃管理、優化科研資金管理、深化項目評審和人才評價、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一系列重大舉措密集出台實施,科技體制改革加速向縱深推進。今年1月1日,新修訂的《科技進步法》正式實施,正式將這些改革的成果全面上升到國家法律制度層面。

——科研環境持續改善,創新活力有效激發

“管得太死”“管得太細”,是制約科研人員創新活力的絆腳石,也是十八大以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重拳出擊的對象。改革完善科研經費管理,優化科研組織方式,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實施“揭榜挂帥”“賽馬”制等新型項目組織方式,有力激發了科研人員創新活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和完善科技評價制度的硬招、實招頻出,“帽子”滿天飛的現象得到遏制,“四唯”傾向明顯扭轉,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論英雄正成為科技界的共識。在新的評價導向下,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潛心科研,專注於長周期、高價值的原創性研究,努力在國際前沿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取得更多重大突破。

——學術生態不斷優化,國際合作再譜新篇

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學進。優良的作風學風是科研工作的生命線,事關科技事業成敗。我國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生態,積極構建科技大監督格局,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科研作風學風持續向好態勢基本形成。

10年來,我國實施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與161個國家和地區的科技合作關系持續發展。圍繞可持續發展設立聯合研發計劃和創新基金,同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聯合研究,積極參與並牽頭發起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一帶一路”創新之路加快鋪就……面向未來,中國科技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縱觀華夏五千年文明史,中國曾長期屹立於世界科技前沿。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中國也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為加快推動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我們更應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責編:趙竹青、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