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造太陽”ITER核心部件首件中國制造完成

陳科
2022年11月23日08:43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22日,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傳出消息,全球最大“人造太陽”核心部件研制取得重大進展: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增強熱負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其核心指標顯著優於設計要求,具備了批量制造條件。這標志著中國全面突破“ITER增強熱負荷第一壁”關鍵技術,實現該項核心科技持續領跑。

探索開發聚變能源的ITER,由中國、歐盟、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美國7方共同參與建造,被譽為全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陽”,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我國承擔了其中約9%的任務。增強熱負荷第一壁直接面對芯部1億攝氏度高溫等離子體,是ITER最關鍵的堆芯部件,涉及聚變堆建設的核心技術。此前,中國掌握的該項技術率先通過國際認証。

科技部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主任羅德隆在線上致辭中對完成該項目首件制造表示祝賀。他表示,我國“第一壁”團隊多年來付出巨大的努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發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在這些工作中,我國不僅自主掌握了工藝原理並突破技術,也為ITER計劃提供了重要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在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指導下,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承接ITER增強熱負荷第一壁全尺寸原型件研制,科研團隊在成功批量制備增強熱負荷手指部件后,與貴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通力合作,解決了一系列技術難題,成功完成部件的焊接裝配。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研發團隊負責人諶繼明表示,由我國團隊領先國際完成首件制造,再次為ITER關鍵部件的研發取得實質性工程突破,也標志著我國鄭重履行了國際承諾。

首件見証儀式結束后,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十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促進核工業和航天工業的深度融合,不斷拓展合作領域、建立常態化的合作機制。 

(責編:申佳平、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迎峰度冬能源保供 看氣象部門如何發力
  11月,北方地區陸續進入採暖季,能源保供重點轉為迎峰度冬。面對冬季容易出現的冷空氣、大風、雨雪等天氣,如何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如何最大限度幫助企業節能減排、提效增益?氣象部門用精細化服務交出答卷。…
一行兩會一局: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 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
  “我國貨幣政策對宏觀經濟的支持是比較有力的”“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是改善社會領域供給的重要舉措”“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促進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更好發揮”“中國外匯市場韌性不斷增強,將保持穩健運行”…… 11月21日,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人民銀行行長易綱、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証監會主席易會滿、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分別圍繞貨幣政策、社會領域補短板、資本市場、中國外匯市場等業內關注的問題發表演講,釋放了哪些信息? 人民銀行易綱:我國貨幣政策有力支持宏觀經濟 “受疫情、外部沖擊等超預期因素影響,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面臨一些挑戰和下行壓力,穩健的貨幣政策及時加大了實施力度。”易綱表示,人民銀行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降准0.25個百分點,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降,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