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2022年財經專題>>國際金融論壇(IFF)2022全球年會

國際金融論壇(IFF)2022全球年會舉行第14期全球碳定價會議

2022年12月04日17:13 |
小字號

12月3日,以“世界大變局:共生與重構”為主題的國際金融論壇(IFF)2022全球年會舉行第14期全球碳定價會議,與會專家以深刻洞見各抒己見,為碳減排和甲烷減排指出了科學的實現路徑。

碳減排目標函待國際協調

剛剛結束的COP27仍然是大眾關注的熱點話題。IFF 副理事長、摩根士丹利全球副主席、意大利前財長多梅尼科·西尼斯卡爾科承認,各國處在不同發展階段,要跨越鴻溝達成一個全面的協議幾乎不可能。但當務之急是在一個更小的層面達成一致,比如歐洲、美國加在一起佔了將近50%的排放,這些國家佔了世界上排放最大的量,如果他們能夠先達成共識,對於世界其他國家會帶來重大影響。

多梅尼科·西尼斯卡爾科表示,當前各方既有科技,也有相應的資本,唯一缺失的環節就是協調,需要新的協議來幫助世界設定新的碳減排目標,免遭極端氣候事件的侵害。這就是為什麼,COP27如此引人關注又讓人失望。但多梅尼科·西尼斯卡爾科高興地看到,美國和中國達成了重要共識,雙方也再次確認了中美雙方在氣候變化方面進行合作的意願,“我認為這是一個重要成就,一旦中美歐達成了一致,其他問題也就更加容易迎刃而解了。”

多梅尼科·西尼斯卡爾科強調,碳定價是一個重要的、正確的創新性工具,有關國家要盡快達成一個國際協議來推動碳定價,特別是中美歐要更多的採用碳定價,如果中美歐先走一步,這項工作也就做完了一大半。

中國正在穩步推進相關工作,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長賴曉明表示,中國全國碳市場去年開始正式啟動,第一期納入的是發電行業,總共2162家企業,覆蓋的排放規模是45億噸,是全球覆蓋規模最大的一個碳市場。全國碳市場到目前為止總的交易量是2.04億噸,成交額90.3億元,第一個履約期履約率達到99.5%。按照計劃,這一市場還要納入其他7個主要的高排放行業,企業超過8000家,覆蓋中國排放量60%以上。“作為超大型的碳市場,相關的市場建設工作還要有一個推進的過程,我們還需要有一定的耐心。”

除了國家碳市場ETS以外,中國還有9個地方的碳市場,其中有8個都開展了排放權交易市場,地方試點市場總的來說覆蓋了將近30個行業,近3000家企業,覆蓋的排放量最高達到14億噸/年。到目前為止9個區域的碳市場總的成交量是10億噸,從2013年11月份開始啟動交易,到目前整整9年時間總共成交量是10億噸,配額成交量是5.5億噸,CCER總成交量為4.49億噸。按照中國市場整體發展的規劃,未來地方試點市場要逐漸向全國市場合並。

提升綠色投資回報意義重大

脫碳需要多種實現路徑,法國國家鐵路網絡公司副首席執行官 Alain Quinet認為,從需求端來看,要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比如空運、陸運轉為鐵路,減少供暖以及空調等等的使用,通過這樣的行為改變可以減少15—25%的碳排放。當然,要真正實現排放轉型的話,主要還是要依靠技術,產品和工藝流程方面的技術轉型,推廣清潔氫能這樣的新技術。

怎樣有效彌補碳排放中的差距,政府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舉措?Alain Quinet指出,脫碳的政策路徑中,最重要的是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進行項目基礎設施投資以及標准化工作﹔其次,碳定價應該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也要找到一個更好方法讓綠色投資帶來更多的回報。再有,綠色投資目前來講肯定還是有很多風險,需要大家共同承擔和防范。

“我們希望有一個共同的碳定價,能夠把不同的碳定價機制,碳排放權交易機制在不同市場結合在一起,我們需要更多的企業參與其中,需要在合作方面開展更多的工作。”Alain Quinet 認為,提升綠色投資的回報,才是推進碳定價最好的方法,“(提升回報)不應該歸在補貼這一類,綠色投資減少風險有兩件事情可以做,先設定一個碳定價的底線,就是一個最低價。再結合能源市場的碳差價控制,如果這個價格比你預期的低,國家就會提供相應的補貼,如果你最后成交價高於原來要賣出的價,政府就會把這個差價拿回來。”

至於技術性的風險,可以依靠提供公共資金、公共擔保來解決。而監管方面的風險,則需要長期緊密地衡量,以具有互補性的措施,確保長期的價格穩定,為未來碳定價提供擔保和保障,這樣能夠更好支持私營領域的投資方。Alain Quinet再次強調了國際合作的重要,“國際合作能夠讓我們應對風險,應對不確定性,這點非常重要。”

甲烷減排備受各方關注

在碳排放之外,甲烷減排正被越來越多人關注,氣候和清潔空氣聯盟(CCAC)高級研究員Dan McDougall提醒人們,甲烷同樣是氣候變化重要的推手,進入大氣層后比二氧化碳影響還要大100倍,目前全球變暖有1/3到1/2都是由甲烷造成的。如果能夠把大氣層當中甲烷都加以消除的話,就能夠立竿見影地對溫度、氣溫產生影響。

Dan McDougall表示,甲烷主要有三大來源,農業佔到了35—45%的甲烷排放,30%來自於各種廢棄物,接下來是化石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不一樣的,解決甲烷排放就有現成的解決方案,不需要再等技術創新,比如對於油氣行業加強管理,改善它們的設備,減少有意識的排放,這些手段都是現成的。按IEA的分析,大部分阻止甲烷排放的措施不需要產生新增的淨成本。

在格拉斯哥舉辦的COP26大會上,大概有超過250個國家表明要加入全球甲烷承諾倡議。問題在於,目前甲烷減排取得的進展太慢,已經宣布的計劃和項目規模不夠大,很多企業隻有很小的一部分業務被甲烷減排措施覆蓋,很多國家還沒有採取任何的行動來推動甲烷減排。市場還是由合規來驅動的,而並沒有積極主動讓企業瞄准零排放或者淨零排放的驅動力。Dan McDougall因此建議,可以建立類似甲烷減排俱樂部這樣的機制,來聚焦於甲烷最大的生產國,提供足夠的能力來快速解決甲烷排放問題。

IFF學術委員、亞洲開發銀行前首席氣候變化專家呂學都表示,各國國情不一樣,在控制、減少甲烷排放的策略方面應該因地制宜。“中國油氣排放跟煤礦排放相比,煤礦佔88%,油氣隻佔12%,反過來,歐洲油氣排放佔72%,美國的佔76%,煤礦方面的排放很少。無論是政府制定政策,還是企業如何應對,它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做,否則不會有很好的效果。中國在推進甲烷控制方面,應該會按照中國目前甲烷排放的主要特征,比如說煤成氣佔比大,優先考慮那些排放量比較集中的行業,先易后難,先集中后分散,逐步推廣。”

中國油氣企業甲烷排控聯盟秘書、國家重點油氣甲烷實驗室副主任薛明表示,中國油氣企業已經在實實在在地推進相關工作,“中石油、中石化一共5家公司建立了中國油氣企業甲烷排控聯盟,在過去一年當中,又有兩家企業加入,現在這個聯盟已經佔到了全國油氣生產的90%和大部分在氣化設計60%的銷售環節,我們這個聯盟致力於到2025年把油氣行業甲烷強度大幅度下降,這個聯盟當中所有的企業必須進一步部署和普及甲烷減排技術。目在我們進一步技術研發當中,我們應當進一步通過金融的手段來支持高性價比的減排技術開發,並且綠色融資和轉型融資,以及CCER這樣的方式來推動各種排放綜合手段的實施。”

(來源:國際金融論壇(IFF)官方網站)

(責編:崔元苑、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