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額補貼加劇美歐貿易戰風險?

中新社北京12月6日電 (記者 李曉喻)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引發的美歐齟齬還在持續。北京學者認為,盡管歐洲制造業將因該法案受到不小打擊,但歐美因此爆發貿易戰的可能性不大。
據外媒報道,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朗格日前稱,美國《通脹削減法案》“顯然不符合世貿組織規則”,歐盟應盡快針對該法案向WTO提起申訴。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勒梅爾則表示,對該法案的最好回應是擁有歐洲的《通脹削減法案》,也就是用簡單、有效且大面積的補貼方法來投資歐洲工業。
歐盟不滿《通脹削減法案》事出有因。根據該法案規定,未來十年美國將投入約4300億美元用於應對氣候變化、發展清潔能源以及強化醫療保障,其中包括約3700億美元的清潔能源補貼。法案規定,符合在北美進行最終組裝、電池主要來源於北美等條件的電動汽車,可以獲得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
這一政策將使北美生產的電動汽車在美國市場上獲得更強的價格競爭優勢。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歐洲經濟研究室主任孫彥紅稱,當前歐盟深陷能源危機,制造業生產運營成本高企,“去工業化”趨勢正在加快。美國推出歧視性巨額補貼政策,將進一步激勵歐洲制造業、特別是電動汽車企業將供應鏈轉移到北美,加劇歐洲的“去工業化”,造成制造業就業崗位的流失,危及歐洲的社會穩定和經濟長期發展。
中國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也表示,歐盟本土制造業主要是高端制造業,而美國《通脹削減法案》打擊的恰恰是這部分“制造業的精華”。在當前歐洲經濟低迷之際,這不僅將使歐洲經濟“傷筋動骨”,更可能使未來5-10年歐洲經濟難以翻身。
目前歐美正就《通脹削減法案》進行談判,談判前景還不得而知。盡管有聲音認為若談判不成歐盟或將採取報復措施,甚至會引發歐美貿易戰,但學者指出,歐盟能採取的反制措施實際上相當有限。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原所長陳鳳英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當前歐盟的獨立性已經因烏克蘭危機被明顯削弱,而且自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后,歐美此前貿易爭端結下的梁子“一個個都在解開”,因此歐盟對美國“攤牌”可能性不大。即使協商談判不成,歐盟要反制美國“能打的牌也不多”,比如對某些美國輸歐商品加征關稅。
孫彥紅也表示,歐盟可能採取的反制措施有二:在多邊層面,通過世貿組織反補貼程序,迫使美國在一定程度上糾正補貼行為﹔在雙邊層面,針對在北美生產的電動汽車增收進口關稅,抵消其在歐洲本土市場造成的不公平競爭。但在當前烏克蘭危機持續之際,在安全問題上仰仗美國的歐盟實際上並沒有底氣和美國“公開叫板”。
不管這一法案引發的美歐齟齬走向何方,雙方關系的裂痕都已經造成。
陳鳳英稱,隨著烏克蘭危機持續,以及美歐經濟復蘇差距逐漸拉大,雙方矛盾正在凸顯。但由於歐盟在安全上依賴美國,這種矛盾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惡化到令雙方“分手”的程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三部門:新增14個地區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
- 人民網北京12月6日電 (記者趙竹青)近日,商務部、公安部、海關總署發布關於進一步擴大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地區范圍的通知,決定新增遼寧省、福建省、河南省、四川省、河北省(石家庄市)、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吉林省(琿春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江蘇省(蘇州市)、浙江省(溫州市)、山東省(濰坊市)、貴州省(貴陽市)、雲南省(昆明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 通知要求,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的地區要制定本地區企業准入標准,規范遴選程序,支持具有車源整合能力、海外營銷渠道、售后服務保障能力等綜合競爭力較強的企業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