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從“獨唱”到“合唱” 深圳升級打造城市綜合移動服務平台

2022年12月09日08:42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從“獨唱”到“合唱” 深圳升級打造城市綜合移動服務平台

在深圳,“民有所呼,我必有應”成為常態,數字政務服務已直達每一位深圳人的掌上和心中。在這座擁有2000萬人口的超大型城市,深圳市移動政務服務平台“i深圳”累計注冊用戶數超1700萬。這個手機客戶端既是深圳推進“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數字政府建設的抓手,也是深圳市民日常生活的幫手。

從“政務服務”到“綜合服務”:一個APP辦理身邊大小事

深圳市在數字政府大框架下,大力推行“掌上政府、指尖服務、刷臉辦事”,於2019年1月11日推出了市級統一政務服務客戶端“i深圳”。瞄准市民需求,匯聚醫、學、住、行、老、病、養等全生產生活場景服務資源,“i深圳”目前已接入8300項服務。

2021年,龍華區以“i深圳”為應用入口,在全市率先推行政策“免申即享”服務,讓符合條件的企業和群眾不用跑腿,不用申請即可坐收政策紅利。

“公司近期收到一筆‘用工支持補貼’,都不需要我們去做直接申請。除此之外,公司裡的應屆生在申請深圳落戶時,就切實感受到了零跑腿、不見面,秒批的便利。”深圳市華傲數據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賈西貝說。

“讓想運動的人找到場地,已有的體育場地得到有效利用。”這句話在深圳成為共識。在深圳市民的手機裡,“i深圳”手機客戶端的“體育場館預約”功能成為高頻使用選項之一。體育場地一鍵預約平台成為深圳市打造“民生幸福標杆”城市的惠民利民重要舉措。市民通過“i深圳”可一站式獲取全市公共文體場館的活動資訊並實現線上預訂、線上繳費。

以政務服務為骨架,以公共服務和便民服務為補充,“i深圳”正在實現“一個APP辦理身邊事”。

除了體育場館預約,11月8日,“公園深圳”服務微門戶也上線“i深圳”,集公園導覽、停車預約、公園購票、體育場館預約、書吧預約等功能為一體,解決了此前公園信息分散,真偽難辨,無法及時准確獲取公園消息的問題,實現了全市公園信息“一網查詢”。

據介紹,微門戶上線后,市民游客可及時掌握公園開閉園情況,更便捷獲取公園游玩攻略、最新活動、出入口、停車場位置等信息,方便出游前合理規劃行程,獲得更好的游園體驗。

從“多條線”到“一張網”:公共服務“一體享、一屏辦”

近年來,深圳市全力打造智慧政務,依托市級統一政務服務客戶端“i深圳”,實現業務引領技術、技術驅動業務,推動公共服務“一體享、一屏辦”。

加強服務協同優化,實現“一件事一次辦”指尖辦理。以“我要開藥店”為例,以往需要單獨申請辦理企業經營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証、藥品經營許可証、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証等証照,需要提交4張表單、4套材料,承諾辦理時間44個工作日,改革后隻需要一張表單、一次申報、並聯辦理,最快10個工作日即可一次獲得4個証照。

依托統一身份認証、統一支付、統一電子証照庫等基礎支撐,借助刷臉認証、信息授權互認等技術,“i深圳”APP在多個高頻事項上已經實現了“秒報”“秒批”“免証辦”。市民辦理“秒批”事項,隻需提交申報信息,即可由后台通過數據比對自動審批,即時反饋審批結果。基於“i深圳”電子証照功能,可實現線下辦事免實體卡証。

目前,公積金提取、應屆畢業生接收、高齡老人津貼發放等278項服務均已實現“秒批”,居住証申領和簽注、公租房認租申請、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等高頻服務事項更是實現了“秒報秒批一體化”。

賈西貝表示,有了這些企業服務、人才服務的創新,“人工辦”“被動辦”變成了“主動辦、數據辦、算法辦”,在服務企業、服務人才過程中很大程度地做到了無事不打擾、有事少打擾、必須打擾時也盡可能隻打擾一次,讓我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普惠、透明、便捷的企業服務,感受到深圳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

“通過構建普惠均等、便民高效、智慧精准的政務服務‘一張網’,實現政務服務平台建設從‘獨唱’到‘合唱’,打通審批流程的各個環節,推動事項全流程網辦、跨省通辦,實現跑一次是底線、一次都不跑是常態、跑多次是例外,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度顯著增強。”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卓民說。

從“人找服務”到“服務找人”:“數字市民”擁有專屬空間

在“i深圳”手機客戶端界面,深圳市民擁有自己的“專屬空間”。用戶可在“i深圳”查看個人可信數據,比如戶籍、家庭成員、社保、教育、房產、車輛、電子証照等數據,還可在個人雲空間上傳証件照片和辦事資料。

據悉,平台正在建設“小i分”城市積分和城市服務權益體系,用戶可通過簽到、辦事、亮碼等行為獲取並積累“小i分”,用於兌換權益產品。權益產品依托於深圳市各委辦局和企業的資源,如文體消費券、演出門票、停車優惠等。

“數字深圳”將形成數字政府、數字經濟和數字市民三位一體的融合格局。

根據規劃,深圳“數字市民”計劃的實施包括大力推廣電子簽名、電子印章、電子証照和電子檔案,構建“數字市民”認証、管理和應用體系,建立數據賬戶和用戶信息授權機制,建立健全市民辦事數據共享比對機制,減少証明材料重復性提交,推動“數字市民”可跨城辦理業務、跨域使用數據。探索建立全市統一“市民碼”服務體系,推動全市統一身份認証和多碼融合、一碼通用,不斷豐富“一號走遍深圳”內涵。

據悉,未來“i深圳”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及《國務院關於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緊緊圍繞“一號走遍深圳、一屏智享生活”的目標,深化業務融合、數據融合、技術融合,促進全市統一政務服務APP向內容豐富、服務精准、平台開放、綜合應用的城市綜合移動服務平台轉變。 (印朋 楊陽)

(責編:趙竹青、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11部門出手!曝光一批醫美行業違法案件 涉“無証行醫”等
  圖片來源:市場監管總局官網 人民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楊曦)據市場監管總局消息,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規范和促進我國醫療美容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國家網信辦、國家中醫藥局、國家藥監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11部門決定,自2022年9月起,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醫療美容行業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動。 據介紹,專項治理行動聚焦醫療美容行業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危害性大的虛假宣傳、非法行醫、假貨頻現、價格欺詐等違法違規問題,依法嚴厲打擊虛假宣傳行為、無証行醫行為、非法生產經營相關藥品醫療器械行為,整治查處廣告違法行為、醫療美容機構和醫務人員違規從事醫美服務行為、相關藥品醫療器械使用環節違法違規行為,嚴格規范醫療美容行業價格收費行為,嚴格相關藥品醫療器械進口管理,嚴格稅收征管,清理整治線上相關違法違規行為。…
國鐵集團將根據客流變化逐步恢復客車開行
  人民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王連香)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消息,國鐵集團迅速貫徹落實國家優化疫情防控新十條措施,在取消乘火車出行查驗48小時核酸陰性証明和健康碼的基礎上,密切關注各地疫情防控政策變化,運用12306查詢、購票大數據精准分析客流走勢,做好客車上線准備工作,根據市場需求逐步恢復列車開行,充分滿足旅客出行需求。 12月7日,國家鐵路開行旅客列車4468列,發送旅客264萬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