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銀保監會廖媛媛:擴大制度型開放為外資銀行保險機構在中國發展帶來新機遇

2022年12月11日08:47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杜燕飛)近日,在第六屆浦山年會暨第四屆外灘金融峰會上,銀保監會國際部主任廖媛媛表示,目前銀行業、保險業的對外開放取得的階段性成績,為擴大制度型開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金融領域擴大制度型開放將為外資銀行保險機構在中國發展帶來新機遇。

廖媛媛表示,中國的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是循序漸進的過程。2018年以來,在原有開放的基礎上,銀保監會先后三次出台了34條新的開放措施,大幅放寬了市場准入,基本實現了中外資業務范圍一致,拓寬了重要的金融領域的中外合作。

“在實踐中,這些開放措施的實施和落地過程,實際上也是建立和修改制度規則的過程。”廖媛媛表示,銀保監會先后推動了《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兩部行政法規的修訂工作,完成了11個部門規章的修訂和制定,出台了6個規范性文件。截至目前,開放新措施涉及的制度修訂已經全部完成。

據廖媛媛介紹,2018年以來,銀保監會先后批准設立了約120家外資銀行、保險機構,在華外資機構的類型也從傳統的銀行保險,拓展到了外資理財、保險控股、養老保險、保險資產管理等領域。這些法規的修訂和對外開放取得的階段性成績,為進一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提供了良好的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外資機構在華穩健發展,為豐富和提升市場標准和規制提供了參考。”廖媛媛認為,近五年來,在華外資銀行資產增長了近30%,外資保險公司資產增長了約120%,外資機構結合自身特點,制定了專業化的發展戰略。目前,外資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跨境人民幣結算等領域處於較為領先的位置。

在她看來,外資保險公司帶來了養老保險、健康保險、農業保險和責任保險領域國際的先進經驗和技術,也填補了國內保險業在技術和產品上的部分空白。還有很多外資機構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由貿易港、自貿試驗區的建設。

“擴大制度型開放將為外資銀行保險機構在華發展帶來新機遇。”廖媛媛表示,為了擴大制度型開放,銀行保險領域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在參與國際規則方面,廖媛媛表示,將適應高標准的國際經貿規則,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水平。今年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的第一年。RCEP的金融相關內容代表了中國金融領域在締約實踐中所做開放承諾的最高水平。

在監管制度方面,廖媛媛強調,要進一步推動監管規則和國際接軌,打造安全高效的中國銀行保險監管制度的體系。比如說,要繼續執行好新制定的《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II)》,繼續推進《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的修訂工作,還將圍繞綠色金融、跨境數據傳輸等制定和完善監管規則,更好地促進可持續經濟、數字經濟的發展。

在外資機構監管政策方面,廖媛媛表示,將推動營商環境與國際接軌,促進外資機構充分發揮專業特長。積極回應外資機構的合理訴求,進一步健全差異化監管制度和規則。例如,現在已修訂完成了《外國銀行分行綜合監管評級辦法》,很快就會挂網公布。通過完善政策,監管部門也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參加國債期貨等業務的試點。

“基於已有的開放基礎,結合在華外資機構的實踐,我們希望通過擴大制度型開放的措施,支持國際優質專業金融機構來華投資,支持在華的外資機構更穩健的經營發展。”廖媛媛表示。

(責編:孫紅麗、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