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南水北調助力高質量發展 國家水網主骨架加速構建

——寫在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8周年之際

人民網記者 余璐
2022年12月12日13:14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陶岔渠首。水利部供圖

60年前,河南省林縣百姓不認命不服輸,在太行山上矗立起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2022年12月,南水北調中線配套安陽市西部調水工程將南水提上太行,一渠好水接續潤澤紅旗渠故鄉。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8年來,持續擴大調水綜合效益,依托南水北調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沿線受水區不斷完善配套工程,國家水網加速構建。

隨著渠成水到,華北大地上形成了一張張大小不一的區域水網,受水區水資源統籌調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戰略儲備能力進一步增強,南水北調工程已經成為沿線42座大中城市280多個縣市區的生命線。

綜合效益不斷彰顯 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實施

南水北調全面通水以來,水利部指導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實施科學調度,實現了年調水量從20多億立方米持續攀升至近100億立方米的突破性進展。南水北調工程不斷擴大供水范圍,支撐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復蘇了河湖生態環境,防洪減災效益明顯。

今年夏季,長江中下游地區旱情嚴重,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引江濟漢工程、東線一期工程相繼啟動泵站,加入調水抗旱行動,南水成為湖北、江蘇等沿線省市保障生產生活的“救命水”。

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是“鈞瓷之都”。“過去制作瓷器用水,都去騶虞河裡拉水,河水干了之后,隻好打深水井,電費高,水質差,便選擇水窖接雨水用。”河南省禹州市供水有限公司神垕水廠董事長王敏霞說:“雨水也不夠用,瓷器生產企業隻好從30公裡外拉水,每噸水近40元,很多企業支撐不下去。”

2015年1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向禹州市和神垕鎮正式供水,年平均供水396萬立方米,徹底解決了古鎮缺水問題。“現在用南水燒制的瓷器釉表面光滑剔透,品質極佳,產品價格比以前提高了20%到30%。”神垕鎮的瓷器生產企業老板高興地說。

截至今年11月底,神垕鎮累計使用南水2004.48萬立方米,充足的南水讓神垕鎮鈞瓷產業實現了規模化發展,神垕鎮目前擁有260家鈞陶瓷企業,年產鈞瓷150萬件以上。各類陶瓷衍生產品年產值就達28億元。神垕鎮先后榮獲“全國農村100個小城鎮經濟開發試點鎮”“全國重點鎮”等多項榮譽稱號。今年9月,神垕古鎮被確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南水北調工程促進沿線地區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僅是一個縮影。在江蘇省江都市,通過生態倒逼,傳統制造業企業主動轉型。河南省、河北省關停並轉水源保護區內的污染企業和養殖項目,大力發展綠色、循環、低碳工業。

一泓清水潤澤四方,南水北調工程為華北地下水壓採和河湖生態環境復蘇積極助力,有力推進了沿線生態環境治理。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已累計向50余條河流實施生態補水,補水總量90多億立方米。華北地區地下水位下降和漏斗面積增大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區域地下水位開始止跌回升。截至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累計向雄安新區供水9134萬立方米,為雄安新區建設,以及城市生活和工業用水提供了優質水資源保障。

今年4月至5月,水利部聯合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四省(市)政府和中國南水北調集團開展京杭大運河2022年全線貫通補水工作,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工程向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707公裡河段補水1.89億立方米,助力京杭大運河實現了近百年來全線水流貫通。12月9日,北延工程首次啟動冬季大規模調水,計劃向河北、天津調水2.16億立方米,調水量創歷史新高。

以東中兩線為主骨架初步形成國家區域水網

作為國家水網的主骨架和大動脈,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目前累計輸水超586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5億人。

從萬米高空俯瞰,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如兩條巨龍蜿蜒千裡。在水利部的指導下,工程沿線依托東中線一期工程之“綱”,初步織就起優化水資源配置的區域骨干水網之“目”,以重點調蓄工程和水源工程為“結”,不斷編織出我國從南到北,從城市輻射鄉村的兩條帶狀水網。

縱向的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與橫向的長江、黃河、淮河自西向東相交,繪就一個大寫“豐”字。2021至2022年度,南水北調中線調水再創歷史新高,超92億立方米。

在江蘇,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充分利用京杭大運河、入江水道、徐洪河等開放式河道,串聯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如一個麻花辮,有效提高了江蘇境內受水區供水保証率。

在山東,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山東干線工程及配套工程體系,構建起山東省T字型骨干水網格局,實現了長江水、黃河水、當地水的聯合調度優化配置,全面構建“一軸三環、七縱九橫、兩湖多庫”的總體布局。

在北京,沿著北五環、東五環、南五環及西四環的輸水環路,北京市累計接受南水84億立方米,1500萬人受益。全市構建起“地表水、地下水、外調水”三水聯調、環向輸水、放射供水、高效用水的安全保障格局。

在天津,82億立方米南水讓1400萬人受益,天津市逐步形成了一個以中線一期工程、引灤輸水工程一橫一縱為骨架橫臥的十字型水網。

在河北,南水讓3200萬人受益,500多萬群眾告別了長期飲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歷史。未來,河北還將構建“南水、水庫水、地下水”三水聯調、“兩縱八橫、多庫群井”的配套工程體系。

在河南,南北一縱線、東西多橫線的供水水網覆蓋南陽、平頂山等11座省轄市及41座縣級市,受益人口2600萬人。“八橫六縱,四域貫通”的河南現代水網藍圖已繪就。

如今,以南水北調東中兩線為主骨架的國家區域水網已顯現雛形,我國“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水網格局初步形成。

推進后續工程規劃建設 暢通國家水網大動脈

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是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的重要標志性工程。作為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首個開工項目,水利部加強協調,統籌調度,全力推動引江補漢工程建設。

堅持科技創新是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水利部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指導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緊密圍繞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南水北調和國家水網規劃建設運營重大需求、水產業鏈安全和企業長遠發展,開展技術攻關研發和成果轉化。

引江補漢工程採用深埋長距離大口徑隧洞輸水,是我國在建長度最長、洞徑最大、一次性投入超大直徑TBM設備最多、洞挖工程量最大、引流量最大、綜合難度最高的長距離有壓調水隧洞。為應對這一挑戰,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提前謀劃有效應對。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江漢水網公司組織開展“復雜地質條件下超大直徑TBM選型、優化及智能掘進系統研究”等科研攻關課題,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破解工程建設難題的“金鑰匙”。目前,引江補漢工程出口段建設即將轉入洞挖施工新階段。

在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下,后續工程規劃建設科學有序推進。中國南水北調集團高標准高質量建設中線引江補工程,依法合規推進沿線調蓄工程規劃實施,實施好防洪加固工程。同時,優化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布局方案,加快推進可研審批。深化西線線路比選和有關重大專題研究,加強戰略合作,大力推動西線工程前期工作,力促工程早日決策立項。

水網建設起來,將是中華民族在治水歷程中又一個世紀畫卷,會載入千秋史冊。水利部將按照《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和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工作思路的要求,加快后續工程前期工作,早日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加強已建工程運行管理,充分發揮工程綜合效益,推動南水北調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編:孫紅麗、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