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穩致遠”系列
用好用足政策工具箱 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
頂住壓力挑戰,歷經多重考驗,今年以來我國經濟迎難而上,持續鞏固恢復,成績殊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走過2022年,開啟2023年。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總基調。
爬坡過坎有底氣、行穩致遠有信心。多位經濟專家表示,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著眼長遠,在全球經濟深陷衰退的背景下,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要用好用足政策工具箱,發揮各類政策合力,有效應對風險挑戰,護航中國經濟大船乘風破浪向前。
做好“三穩”工作 財政、貨幣雙發力
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形勢如何?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
面對國內外復雜嚴峻形勢,會議再次把“穩“字放在了首要突出的位置。
會議強調,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特別提出要“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在國內外各種不確定性持續存在的背景中,‘穩’就顯得特別重要。”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勇指出,各具體政策不是單兵作戰,要形成合力。這就要求包括宏觀政策在內的各項工作聚焦高質量發展,共促高質量發展。
“會議把促進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放在民生的第一位,足見重視程度。”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原副總裁朱民指出,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高質量人力變得尤為重要。需要從學校、企業、政府、激勵機制等多方面發力,幫助應屆畢業生就業。
會議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准有力”。對此,多位專家表示,財政、貨幣政策“加力提效+精准有力”的措辭組合較以往更顯積極。其中,“加力”意味著,明年在財政、金融、產業以及科技人才、社會保障等方面都將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確保實現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溫來成表示,會議提出“保障財政可持續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意味著要統籌發展與安全,要防范政府債務風險,特別是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對於穩健的貨幣政策如何“精准有力”?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精准”主要體現在“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的支持﹔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有力”,是指為金融機構提供長期穩定的低成本資金,繼續向市場發出穩增長、擴內需的明確信號。
兼顧內外發展 市場吃下“定心丸”
“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作出部署。
由投資和消費構成的內需,是經濟增長“主引擎”。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最終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芬表示,“把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有利於打造富有韌性和彈性的經濟體系。”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奐劼認為,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對於重新提升預期,緩解消費后顧之憂有較大推動作用。綜合來看,房地產相關消費和汽車消費等將會成為拉動明年消費的重要抓手。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會議對於房地產行業的論述表明,2023年政策面將重點引導行業盡快軟著陸。預計除了有效落實以“三支箭”為代表的金融支持政策外,后期政策“工具箱”還有較大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會議再次重申,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強調“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這些表述有力回應了外界和輿論關切,有利於穩定和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市場發展信心,將對恢復和煥發民營經濟和民間投資活力起到積極作用。”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稱。
同時,會議把“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未來一個時期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多位專家表示,這體現了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的戰略導向,也聚焦了當前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著力解決的重點任務。
在吸引和利用外資方面,會議強調“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擴大市場准入”“要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等。
“外資具有聯通國內國際的獨特優勢。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既有條件又有必要。”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說。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雲指出,會議提出的兩個亮點值得關注。一是要“積極”推動加入高標准經貿協定,二是“主動”對照國際經貿規則,深化國內相關領域改革。
“這意味著明年我國將著力於創造制度開放紅利,打造有利於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制度體系,力爭形成開放經濟發展新優勢,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更大貢獻。”高凌雲說。
政策效應顯現 展現新氣象新作為
全國稅務系統合計辦理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3.7萬億元﹔全年6400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全部下達完畢,項目開工率達近5年最高水平﹔已發行專項債券的項目開工率達95%﹔新能源車銷量突破600萬輛﹔16條金融舉措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今年以來,我國先后出台實施了一系列擴大有效需求,促進結構優化的政策措施。
“總的來看,我國經濟經受住了超預期沖擊因素的影響,展現出較強韌性和潛力,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就業物價基本平穩,經濟回穩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在近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總結說。
《經濟藍皮書:2023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指出,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5.1%左右,呈現進一步復蘇態勢。
馳而不息,勢之所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准確把握明年經濟工作部署要求,敢擔當,善作為,察實情,創造性抓好貫徹落實,努力實現明年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副主任韓文秀表示,已推出的措施下一步該延續的延續,該優化的優化,政策效應將在明年持續顯現。明年還要根據實際需要陸續出台一些新政策、新措施。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同向發力,將積極促進經濟恢復發展。
“面對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和風雨如晦的外部環境,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推動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好轉。”韓文秀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