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天翼雲:激發數字經濟潛能 開辟雲網融合創新之路

甘肅隴南兩當縣,2.6萬蜂農借助智能養蜂手段實現了“眼前一屏,掌控蜂群”,節省50%的人力成本﹔寧夏吳忠儀表廠,智能制造讓生產效率提高30%、研發周期縮短40%、能耗降低10%﹔在雪域高原西藏,教育雲網讓人們不僅可以抬頭看雲,還可以借助知識的力量看到雲朵之外更廣闊的世界……
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在支撐經濟發展的各行各業,在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背后都有中國電信的默默支撐。經過多年深耕、不斷錘煉,中國電信打造的一張日益完善的算力大網,正滲透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如春風化雨,從底部打通推動經濟發展、社會前行的信息“大動脈”,激發數字經濟的強大潛能。
十年探索
開辟雲網融合創新之路
作為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維護網信安全的主力軍,中國電信始終緊跟數字經濟發展趨勢,提出並實施“雲改數轉”戰略,提出雲網融合發展方向。十年深耕,中國電信天翼雲逐步織成了一張廣覆蓋、高速率、高可靠的算力網絡,筑牢數字經濟發展底座。
雲計算在數字中國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作用,已成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基石。早在十年前,中國電信就預見到了這一點,並適時啟動天翼雲計算戰略,正式進軍雲計算領域。多年來,中國電信加快雲計算核心技術攻關,陸續突破了雲操作系統、彈性計算、雲存儲、雲網絡、分布式數據庫、CDN等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具備了自主可控、安全可信、開放合作、業界一流的全棧雲能力。
2016年,中國電信進一步明確思路,提出雲網融合發展思路,堅持“網是基礎、雲為核心、網隨雲動、雲網一體”的演進方向。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認為,在數字經濟時代,雲網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價值。雲網融合的突出特點在於“融”字,其本質是借助通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開啟信息基礎設施的一次深刻變革,使電信業的創新更快、更豐富。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也表示,算力時代,雲網融合或算網融合變成了剛需。
從國際實踐來看,盡管具體表述不同,但目前越來越多的國際運營商正加入雲網融合的行列。
經過多年迭代,中國電信的雲網融合如今已進入3.0階段,呈現出六大特征:一是雲網一體,打造基礎設施的新形態﹔二是要素聚合,構建集成服務的新平台﹔三是能力開放,建立融合發展的新生態﹔四是智能敏捷,提升能力應用的新效能﹔五是安全可信,構筑自主可控的新格局﹔六是綠色低碳,引領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
雲網融合
筑牢數字經濟發展底座
方向既定,篤定前行。基於雲網融合戰略,中國電信多年深耕打造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底座正逐漸顯露,支撐著高速運轉的數字經濟。
一張5G+光寬“雙千兆”網絡已覆蓋祖國大地。中國電信已建成全球最大LTE-FDD網絡、全球最大5G SA共建共享網絡、全球最大NB-IoT網絡、全球最大千兆光纖網絡,成為全球領先的互聯網運營商、國內衛星移動通信運營商。在高樓林立的城市,在偏僻遙遠的鄉村,在人跡罕至的高原,在碧海環繞的南沙群島,中國電信的網絡觸手可及。
作為雲服務“國家隊”,中國電信天翼雲歷經十年發展進入4.0階段,升級為一朵分布式雲,實現了一雲多態、一雲多芯、一張雲網、一致架構、統一調度、統一運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運營商雲和國內最大的混合雲,IDC業務在國內綜合排名第一。在“2+4+31+X+O”資源布局基礎上,中國電信全面推進“千城千池”戰略,已建成700多個數據中心、48.7萬架互聯網數據中心機架,鋪就算力傳輸“高速路網”,截至6月,已形成3.1EFlops的算力規模,佔全國數據中心算力總和的1/10。
基於雲網融合,中國電信全面實施雲改數轉戰略,積極深化上雲,全網完成IT上雲,部署業務平台上雲,啟動“燈塔引航”內部數轉行動,覆蓋1200余個場景,形成2500多個AI算法、解決方案等成果。
“雲網一體新型基礎設施,不是簡單的雲和網的疊加,關鍵是通過技術創新突破,提供‘空天地海’一體化的泛在連接,提供海量數據存儲與多形態、高性能計算,實現網絡與算力的深度融合,實現雲網邊端的智能互聯。”正如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所說,雲網融合給中國電信的網絡帶來了全新的面貌。通過雲網技術耦合聯動,中國電信網絡布局轉向圍繞數據中心扁平部署,數據流量走向南北向和東西向並重,算力中心向邊緣區域多級演進,5G核心網在全球率先實現三層解耦,真正實現雲化。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靈活、強大、安全的網絡,文章開頭的場景正在全國各地、各行各業上演,一幅極具數字化元素的發展畫卷正在神州大地徐徐展開,海量數據依托微服務、智能算法和區塊鏈等新技術,在政務服務、民生服務、工業制造等領域正發揮重要作用。
多年鑄雲的落地應用也實實在在推動了天翼雲業務的發展壯大。2021年天翼雲營收猛增102%,達279億元﹔2022年上半年,天翼雲收入同比增長100.8%,高速增長態勢絲毫不減。
頗具實效的探索和實踐,也讓中國電信在“國雲”建設中擔當起重任。今年,由中國電信等多家央企主導的“國雲”隊伍入場,進一步改變了雲計算產業格局,從以往的單打獨斗轉向如今的行業協同發展。中國信通院的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3229億元,同比增長54.4%,顯示雲計算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業內人士普遍預計,“國雲”將進一步增強雲產業集聚效應,助力構建開放共贏的雲生態,打造安全可信的雲計算信息基礎設施,促進雲計算產業發展壯大。
數字潮涌,雲蒸霞蔚。擔當“國雲”使命、邁向新征程的中國電信,正面向數字經濟的廣闊藍海,乘“雲”起航。(郭慶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