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貝格聯合得物App發布白皮書:高潛力、高活力、高調性成95后消費者特征

疫情帶給經濟的不確定性影響著全球消費市場,但中國年輕人的潮流消費卻逆勢增長。1月5日,在得物App2023年輕力品牌大會上,國際權威咨詢機構羅蘭貝格與復旦大學消費市場大數據實驗室、光華研究院聯合發布白皮書,揭示由中國年輕人給未來消費帶來的樂觀趨勢。白皮書顯示,通過得物App上的年輕數據樣本和用戶調研發現,61%的95后消費者對未來潮流消費增長持積極態度。
這份名為《重塑信心,著眼未來,品牌如何擁抱年輕消費力?》的白皮書,深入得物App上的95后群體,深度聆聽這個族群的態度、行為和心聲后發現,95后消費者具有高潛力、高活力、高調性三大特征,主要體現在購買頻次高、付費意願強,對消費擁有鮮明的價值主張,願意為品質、體驗、審美、價值觀付費。羅蘭貝格全球管理委員會聯席總裁Denis Depoux表示,新世代有著與其他世代消費者截然不同的特征,他們具有全新的消費觀,並且對於品牌的認知、與品牌的互動偏好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為消費品品牌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契機,並思考如何優化自身的品牌定位、產品設計、互動方式從而擁抱新生代。
為了幫助更多品牌抓住未來消費勢能,2023年,得物App將進一步拓展消費品類、與更多元品牌共建、持續提升用戶消費體驗。同時,得物App宣布“2023品牌計劃”,通過重磅資源支持、開放私域、運營支持、雙向交流四大行動,幫助更多優質品牌打造在得物的年輕流量域、運營場、營銷力、服務力。
據悉,本次白皮書還通過與得物App上、超過30個來自不同消費品類的品牌對話,研究他們擁抱新生代的領悟和創新實踐。羅蘭貝格全球高級合伙人,大中華區消費品與零售團隊負責人任國強表示,“贏得新生代也就意味著贏得未來。在得物App,我們非常欣喜地觀察到了一些鮮活的品牌案例,在產品供給、美學設計、品牌互動和服務體驗方面邁出了有力的創新步伐,並且這些品牌在針對新生代的溝通方面,也發掘了新陣地,找到了新方法。引領潮流方向,推動潮品創新,這是品牌尋求新發展的必由之路。”
高潛力、高活力、高調性,95后三大差異化特征如何給予品牌“年輕力”
國家統計局2020年數據顯示,1995年至2009年出生人口共計2.6億。另據數據,其中,得物App對95后的觸達率達70%以上且在高速增長。當前95后總消費開支為4萬億人民幣,並有望在2035年增長到16萬億元。面對萬億新生代潮流消費市場,品牌如何擁抱年輕消費力?
白皮書顯示,41%的95后表示自己“經常網購大量商品”,“95后消費者群體龐大、樂觀積極且可觸達,他們代表著未來的消費潛力。”羅蘭貝格副合伙人蔣雲鶯表示,“理解和服務年輕人差異化需求,是品牌擁抱年輕力的要點。”
在得物App上,年輕人消費的高活力,體現於高頻次、高付費意願及高互動傾向的特點。白皮書顯示,在得物App,高潛力年輕用戶的男女比例接近1:1,廣泛分布全國。年輕人除了購買日常所需外,還樂於購買好物犒賞自己、禮贈他人,“95后”的這一頻率接近每月一次,從元旦、新年、寒暑假、情人節、520、七夕直至年末聖誕,年輕人在假日消費和節日禮贈上展現獨特活力,為品牌帶來全年不斷的消費增量。
信息爆炸和物質環境優渥,還塑造了年輕一代追求“高調性”的特質,他們願意為品質、體驗、審美、價值觀付費。在品質方面,95后對產品的原材料、工藝、功能性提出更高要求:73%的用戶十分在意購買的產品是否為正品,品質感成為潮流消費時最看重的三大因素之一﹔審美方面,76%的年輕人群“以審美畫圈”,對有共同審美的人更有認同感﹔在價值觀上,新生代崇尚“價值共鳴”,71%的95后在價值觀與品牌價值觀相契合時,會更願意購買。
“得物的年輕力,核心就是年輕人的高潛力、高活力、高調性,並幫助品牌理解年輕人的真實訴求,將之轉化為產品、服務以及理念上的提升。”蔣雲鶯表示,“這對品牌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我們看到已有一批優秀品牌找到最核心的消費者,通過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及服務體驗滿足年輕人的本質訴求,以及通過新生代熟悉的方式輸出自己的觀點,引領潮流風尚。”
復旦大學消費市場大數據實驗室主任張伊娜表示,得物App上年輕人強勁的消費力,對未來消費預期的積極樂觀,正成為消費新勢力,拉動內需,擴充中國消費容量﹔另外,從得物App上年輕人的對於美好、品質、時尚、潮流的熱情和旺盛需求,可以看到年輕人特色新消費,給行業和品牌帶來了新機會,推動消費行業整體升級。
95后六大消費新主張,全球品牌如何掌握品牌年輕力
新時代下,新生代究竟呈現怎樣的生活面貌及隨之相適應的消費全景?羅蘭貝格結合得物App數據與用戶調研,深度洞悉年輕人生活方式與六大消費新主張。
首先,在信息高度同步的互聯網時代,六大潮流文化打破地域界限,輻射至全國﹔新生代以興趣、審美、價值觀為紐帶,構建起了強有力的精神圈層。其次,從內在需求來看,新生代重生活、重感情,追求健康舒適、家與氛圍感、親近自然,尤其關注重要關系的經營,習慣於通過禮贈表達情感。
第三,他們勇於“破圈”,從對變美、變酷和追求個性的本質訴求出發,既打破性別標簽,也在寬泛的價格帶和各類品牌間游走,帶起一股廣泛的反差消費趨勢。第四,新生代對傳統文化的追尋由外至裡,掀起新國潮。白皮書顯示,72%的95后年輕人對中國傳統文化具備較強的認同感。以中國文化、民族特色與手工藝為創意源頭的國風浪潮,持續為全球潮流提供重要養分。
第五,新生代將虛擬生活融入現實,也樂於用科技加持消費體驗。白皮書顯示,超過24%的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的95后更被數字化的品牌互動方式所吸引:他們希望通過VR、AR、數字藏品等方式與品牌產生關聯。因此,眾多品牌加速開發和應用虛擬技術,與新生代建立更加沉浸的鏈接。例如通過發行虛擬潮品加持虛擬社交,或者通過發行數字藏品和打造虛擬社區,吸引更多年輕粉絲群體,從而帶動現實消費。得物App率先把握先鋒年輕潮流人群的互動訴求,上線“奇遇世界”虛擬穿搭功能,通過定制化的原創虛擬數字人偶,為年輕消費者提供超2000套鞋服的擬真穿搭的趣味虛擬時尚體驗。第六,95后是專業的潮流商品消費者和內容消費者。跟隨這種變化,品牌主動以與消費者共同創造生產產品的形式,與消費者共舞。
任國強表示,通過得物App,“我們對新生代的消費潛力以及品牌認知、審美與消費的特點有了進一步洞察。面向未來,品牌仍需思考如何知行合一,將對人群的洞察應用於品牌的發展,有針對性地為2.6億高潛力、高活力和高調性的新生代提供更豐富、更差異化的產品與服務,對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