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中國經濟大勢”系列報道
促創新強產業擴需求 “四新經濟”活力迸發
一部手機“管”20多座花卉大棚。在日照市東港區,智能技術被廣泛應用到蔬菜、花卉等農作物管理。“自動控溫、電動覆帘、微噴滴灌等設備一應俱全,拿著手機就能遠程操控,省時又省力。”長年從事鮮花種植的魏麗說。
14秒下線一台筆記本電腦!走進深圳一家自動化率高達60%的智能制造基地,268台機械手臂和自動導航小車在生產線上高效協作,一台台嶄新的筆記本電腦及服務器快速下線……
9372條基本信息,15196次助餐、助潔、助行、助醫、助浴等服務,40萬人次定期回訪……在泉州市泉港區智慧養老信息化服務中心,一塊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入駐老人的各種信息,居家養老服務在這裡有序開展。
如今,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四新經濟”在一二三產業中廣泛覆蓋,融合深入推進。在頂層設計的指引下,中央和地方各部門持續鼓勵創新經濟發展,培育出一大批朝氣蓬勃的創新主體,正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能。
“四新經濟”蓬勃發展
乘勢而上謀劃未來空間
近年來,我國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四新經濟”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以數字經濟為例,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業態、新平台蓬勃興起,網上購物、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非接觸經濟”全面提速。
與此同時,我國已經形成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高地和數字產業集群。在安徽合肥,智能語音產業快速崛起﹔在浙江杭州,數字安防產業嶄露頭角﹔在江蘇無錫,物聯網產業發展壯大……
“我國在數字經濟層面具有規模優勢、技術優勢,數字經濟能夠驅動創新,是中國實現創新發展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認為,在數字經濟的賦能下,將會有更多日新月異的創新場景出現,在提高人們生活便利性的同時,也能激活新經濟、帶動新業態。
著眼未來,多個部門及地方密集謀劃,於近日陸續發布一系列旨在推動新經濟進一步發展的行動計劃和目標。
工信部、教育部等五部門前不久聯合發布的《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明確提出,到2026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超過3500億元,培育100家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行業影響力的骨干企業。
在江蘇,智能建造按下加速鍵。近日,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關於推進江蘇省智能建造發展的實施方案(試行)》明確,到2030年末,智能建造適宜技術在大中型工程建設項目中應用佔比70%,培育100家智能建造骨干企業。
在成都,多部門印發《成都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指出,到2025年,成都市人工智能產業產值突破1500億元,百億級產業集群數量達到5個以上,企業數量達到1000家以上。
創新主體活力迸發
培育打造新經濟增長極
新經濟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企業則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新設“四新經濟”企業2545.4萬戶,佔全國新設企業的41.7%,並且呈逐年上升態勢。
眼下,在浙江省杭州市,綿延39公裡的城西科創大走廊串起一批高能級科創平台和創業熱土,林立的樓宇間,物流人流信息流高度匯集,創新動能澎湃。
9年前從德國學成歸國的胡輝,帶著團隊回到家鄉杭州創業,主攻安全物聯網智能監測與預警系統以及硬件設備研制。“雖然創業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但一系列政策給予我們有力支持。”胡輝說。
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只是我國千千萬萬科創“新力量”的一個縮影,創新型企業在全國遍地開花。依托創新基礎優勢,各地正結合自身發展特點,加速培育新經濟增長極。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這表明企業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地位上升到新高度。”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近日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表示,科技部將採取有力支持舉措,突出企業在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全過程的主體地位。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底,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76%,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為57.2%,智能制造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對經濟發展的“倍增器”作用加快釋放。
“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對推動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表示,面向未來,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應用,培育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和創造新需求,釋放巨大內需潛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郭焦鋒認為,接下來要繼續加大投入尤其是科技創新投入,推動創新要素向“產學研用”一體化和技術領先頭部企業集聚,加快推進在“卡脖子”技術、非常規資源勘探開發技術等方面的攻關。
頂層設計加速構建
助力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經濟發展的“牛鼻子”,而新經濟的發展則更離不開科技創新這一核心要素。當前,相關頂層設計正加速構建,不斷激發創新澎湃動能。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著力發展實體經濟,依靠創新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縱深發展,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的創新創造潛能。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提升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俏彬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從依靠要素驅動、投資驅動為主轉向創新驅動,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而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從國際競爭角度來看,當今時代,國家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科學技術水平與創新能力的競爭。可以說,創新和科技進步是決定中國經濟能不能夠實現高質量增長的關鍵性因素。”馮俏彬說。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我國有超大規模的市場支撐,有產業優化升級的迫切需求,有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這些都為科技創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王一鳴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要注重優化供給結構,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增強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形成擴大內需的持續動力和長效機制。
充足的政策工具、高效的政策實施,為我國經濟履險如夷、化危為機提供了堅實支撐。展望未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加快實施,將不斷催生出新經濟增長點,助力中國經濟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讀懂中國經濟大勢”系列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