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虞城:馬牧集老街展“新姿”

河南省虞城縣馬牧集老街位於老城區文明路西段,曾是一條東西不貫通的斷頭小巷。為有效解決老城區街區破舊問題,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位,滿足群眾多層次、個性化生活需求,凝聚城市記憶和文化內涵,該縣籌劃了馬牧集老街項目。馬牧集老街改造工程是虞城縣百城提質重點項目之一。圍繞省、市提出的“以文化城、以業興城、以綠陰城、以水潤城”百城提質目標和虞城縣“豐綠增水、興業強文”發展理念,城關鎮把馬牧集老街改造提升作為百城提質突破口。
日前,虞城縣馬牧集老街被評為河南省2022年度城市達標街道示范項目、河南省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2022年河南省省級旅游休閑街區。
馬牧集老街承載著虞城人的記憶。曾經,這裡的大街兩側店鋪林立,五行八作盡有,吃喝玩樂皆可。徐州的皮貨商、濟南的綢緞客、亳州的藥材棧老板、開封城的京貨鋪掌櫃,都在這裡設有分號。“站在隅首往西望,青磚藍瓦粉白房,商鋪飯庄都姓楊。賣的啥?百十樣!新鞋新襪新衣裳,京果梨糕大麻糖!”這樣的民謠不知是何年何月流傳開來的,但馬牧集的娃兒都會唱。每逢會期,趕會的、謁廟的、說書的、唱戲的、玩西洋景拉洋片兒的,更有些不買不賣專門來瞧熱鬧的……把小城塞得滿滿當當。而今,虞城60歲以上老人提起進縣城,依然說“趕馬牧集去”。
如今,馬牧集老街作為虞城縣“夜間經濟”的龍頭經濟,已發展成為包括“食、游、購、娛、體、展、演”等在內的多元夜間消費市場,已入駐剪紙、老電影放映、瓦當藝術等傳統文化產業和非遺項目近百家,以老電影記憶、剪紙等文化旅游產業為主導,打造了影視基地、藝術廣場、藝術中心、培訓基地四大核心項目,形成集影視文化、民俗商業、休閑旅游三位一體的文化旅游產業特色街。
“改造后的馬牧集老街通過規范夜間經營、放寬夜間擺賣、完善一系列配套設施等措施,達到了服務百姓、活躍市場、盤活資源、扮靚城市的成效。”虞城縣城關鎮鎮長胡建波說。
據了解,從下午5時至晚上11時,馬牧集老街上的消費者絡繹不絕。各大夜市開街后,帶動周邊商場、餐飲等行業企業普遍延長了經營時間,收入同比增長30%以上。馬牧集老街實施亮化美化工程,舉辦各類燈光秀,組織美食節、音樂節、啤酒節、餐飲嘉年華等活動,成為市民游客的打卡地、網絡媒體的聚焦點、城市活力的新名片。
“馬牧集老街的改造提升,實現了文態、生態、業態三態融合的宜居、宜游、宜商的的文旅產業特色街區。下一步,我們將圍繞‘老街十八巷’進行休閑文化經濟的空間拓展,以此拉動城市經濟。”虞城縣城關鎮黨委書記彭麗談及馬牧集老街的未來信心滿滿。(王支援 於戰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