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激發產業活力,寧夏鹽池——
數商興農助力鄉村蝶變(經濟新方位·縣域經濟觀察)
數據來源:寧夏商務廳 |
“正宗灘羊肉,好吃不膻!11斤隻賣428元。”鏡頭裡,寧夏吳忠市鹽池縣惠安堡鎮惠苑村村民施蘇寧熟練地吆喝著。與常見的直播間不同,一部智能手機、一台補光燈,就架在羊圈旁。
把直播間搬到“生產現場”,“現貨”還在吃草,鄉村風光是最好的“包裝”。在惠苑村,施蘇寧既是飼養員,又是電商主播,原生態成為產品售賣的最大亮點。
前不久,寧夏商務廳發布通知,開展2023“數商興農年”活動,要求“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主題、全年可持續”,助力農村電商發展。
“數商興農”是發展數字商務振興農業的簡稱,其內涵包括引導電子商務企業發展農村電商新基建,提升農產品物流配送、分揀加工等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發展智慧供應鏈,打通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裡”和工業品下行“最后一公裡”等。
如今的鹽池縣,一支新型農村電商隊伍正快速發展壯大。目前,全縣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基本實現全覆蓋,電子商務從業人員超過6000人,網商130多家,全年銷售額突破15億元。數字賦能,正持續激發鄉村產業活力。
觀念改變“視野”
快遞下鄉創造電商銷售空間
“去年以來,通過快手、抖音等平台,羊肉、黃花菜等農產品網上銷售額達16萬余元。僅年后一段時間,直播帶貨就發出了400多單。”惠苑村黨支部書記殷秉虎說,“今年村裡打算專門開辟一間電商直播間,培養自己的主播團隊。”
互聯網進入農村,也曾面臨現實困難。
“想干電商,但村裡沒有寄貨網點,干著急。”鹽池灘羊名聲在外,施蘇寧早年間就有過網絡售賣的想法,但物流不便讓他打消了念頭。
地廣人稀、村庄分散,企業下鄉送收快遞量少價高,村民到鄉鎮收發快遞也費時費力。“下行貴、上行難”,一度成為制約當地電商發展的緊迫問題。
2017年起,當地通過政府採購方式,由郵政公司牽頭整合6家快遞公司資源,實現了全部行政村直接通郵。如今在鹽池縣,村村挂有“郵政綜合便民服務站”的牌子,一輛輛快遞小車來往於村口的收發點,護送農特產品“出山”。
“以前得拉到鎮上和縣城去賣,現在村裡的電商服務站直接收取。”在惠苑村電商服務站門口,記者遇到前來郵寄新鮮羊肉的村民劉建梅。站內牆壁上貼著寄送價格的示意圖,費用一目了然。“電商直播常常能賣出高價,扣除運費,比之前賣給羊販子劃算得多。”
“財政補貼的4輛快遞車每天都要將8個鄉鎮跑一遍。”鹽池縣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主任李永亮介紹,縣裡在物流園區成立了快遞分揀中心,物流費用至少能降低15%。“每天跑一遍,就是讓群眾知道郵政的快遞車永遠會准時到達。完善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將吸引更多農民嘗試‘觸網’。”
渠道重塑“內容”
“平台+農戶”滿足市場需求
“整羊售賣,一斤30多元,但要分出羊腩、羊腿,就能賣到40元。”在高沙窩鎮李庄子村,村民郭翠燕在羊圈裡一邊攪拌飼料,一邊說,“分開賣,最早還是直播間觀眾提的要求。”
在當地,整羊售賣長期以來是主流,但郭翠燕直播帶貨時發現,“整羊價格高,而且分割、烹飪不便,不少買家隻想要少量購買,嘗嘗鮮。”顧客需要,再加上利潤空間夠大,郭翠燕合計后,和鎮裡的屠宰廠合作,開始對羊肉進行初步加工。
隨著銷量越來越大,她又購買了真空包裝機,還找人設計了產品包裝。“10斤一箱,包裝精美,提著也方便。”郭翠燕說。她的養殖規模快速擴大,成了村裡有名的“帶貨達人”。
事實上,隨著電商渠道的興起,銷售產品的“內容”正在悄然改變。如今,灘羊的精細化分割售賣已成常態。與此同時,更多專業化的電商平台參與其中,孕育出新的商業模式。
在寧夏西鮮記科技有限公司的加工車間,拆解、剔骨、整形、速凍、切割、包裝……幾十分鐘,一隻整羊就被分解成20多種羊肉鮮品。
“農村電商常常是個體經營,規模小、專業性弱、穩定性差,在我們平台電商看來,那已經是‘老打法’了。”西鮮記創始人張立非對數字商務感觸頗多,“互聯網銷售,要滿足新零售體系安全、精細、快捷的供應需求,這正好是我們平台企業的優勢。”
“平台+農戶”,形成“生產—加工—銷售”的產業鏈、利益鏈,擁抱鄉村電商產業,如今在當地也是一大趨勢。
“現在從喂養開始,就要實時記錄灘羊的體重。”李庄子村村民楊全林介紹。曾經的養羊專家,現在又開始重新學習養殖,“灘羊體型較小,養大了太肥、反而不值錢。按照標准,9個月以內出欄、長到36公斤左右,肉質最佳。”這樣的羊,楊全林賣給電商平台,不愁銷路,每隻還能多賺300元。
“標准化才能贏得市場。”張立非說,公司和多家養殖大戶合作,將冷鮮羊肉按照個頭大小、脂肪含量等層層篩選定級,通過包裝打標、冷鏈物流,最快次日就能送到消費者手中。
從“自家生產什麼賣什麼”到“市場需要什麼生產什麼”,數字技術幫助生產者瞄准市場調結構。如今,鹽池全縣擁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8家,帶動灘羊養殖合作社、家庭農場近500家,81個標准化養殖示范村建立起來,農產品專業化程度的加深,也進一步拓展了市場份額。
聯合培養“頭雁”
人才涌現帶動鄉村振興
這幾年,灘羊成為鹽池網銷產品的“領頭羊”。郭翠燕和李庄子村裡有直播意向的養殖戶,合伙開了間專業的直播間。
十幾平方米的小屋,調音台、補光燈、綠幕、展示樣品一應俱全。“養得專業,也要賣得專業。”郭翠燕經驗不少,“農忙的時候,不直播也要勤發視頻,多晒訂單,保持更新。”說著,郭翠燕又和村裡的另一個“直播達人”李佔山交流起經驗。“粉絲怎麼留得住?誰關注你,就要關注回去,互粉嘛,效果真的好。”
郭翠燕的直播經驗並非全靠個人摸索,還得益於縣政府支持的學習平台。
鹽池縣借助閩寧協作的東風,與福建石獅市的獅城寧好電商網批(西部)運營基地合作,建立起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圍繞直播帶貨、網店運營、企業自播,對農村電商服務站點的運營人員進行培訓。“目前共舉辦培訓班4期126人,經跟蹤指導,其中55人開辦直播帶貨,71人到電商企業就業。”鹽池縣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商貿辦主任楊峰介紹。
培養出電商人才,如何留住又是個難題。“過去我們也培養過本地電商人才,‘翅膀’稍微硬一點就飛走了,引進的外地電商人才也待不了多久。”楊峰坦言。
電商平台助力,讓這一難題有了解決方式。
走進鹽池縣鑫海食品有限公司的3D數字化直播間,十幾名學員正在綠幕前接受直播培訓,這些學員來自鹽池縣各村,都是村裡的養羊專業戶——這是公司與合作社、養殖大戶簽訂的人才培訓計劃。
“讓養殖戶參與直播,不僅可以擴大他們的銷售渠道,還能獲得提成。”鹽池縣電商產業發展協會會長楊宗茂介紹,當地支持有實力的電商公司和培訓機構對本縣農村電商運營團隊“一對一”指導,孵化成功的,給予機構5萬元獎勵。如今,各類企業總部每年都會接納20—50名學員進行專業的培訓,為當地穩定地培養出眾多電商人才。
近幾年,寧夏積極引導傳統涉農企業“觸網”營銷,支持返鄉大學生、農村帶頭人等個體依托電商創業興業。李庄子村,養了一輩子羊的楊全林也正謀劃著他的首次直播。
“看著大家在網上風生水起,誰不羨慕?”春風拂面,楊全林一邊拌著精料,一邊用手比畫著羊圈的圍牆。“如果我成功了,這羊圈的規模可就要擴大嘍。”
本期統籌:祁嘉潤
制圖: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3年04月12日 02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