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自找苦吃”的大學生助村增收五倍 這個小院“火”了

人民網記者 許維娜
2023年05月04日18:0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5月4日青年節,在北京最偏遠的村子之一西槐庄村,中國農業大學碩士生張曉恬、張岩林正在整理菜地,為該村科技小院挂牌以來首次嘗試“共享菜園”做最后的准備。

“共享菜園”是張岩林與張曉恬最近新創的一門“生意”。

張岩林與張曉恬同村委工作人員在一起查看收成。受訪方供圖

西槐庄村,地處北京東南遠郊,出了首都環線高速,還要再趕10公裡路。兩位下鄉的高材生如今琢磨著吸引城裡的顧客到這裡租一塊“科技”土地,從他們設計的“菜單”中選種五、六種家常果蔬,收獲的作物歸顧客所有。

因是初試,他們計劃用一畝地打造20個“共享菜園”。這塊地已經歷蚯蚓糞培肥,配備了全程監控。而且,科技小院將提供全程技術指導,尤其是提升果蔬營養價值的富硒技術。

“將這些菜園租出去,產值就能翻一倍不止,一畝達到十萬元。”張岩林說,希望通過“共享菜園”嘗試發展第三產業。“光靠種植、銷售農產品,對集體經濟增長而言還不夠多。我們要嘗試一產、三產融合發展。”

西槐庄村總共100余戶人家,過去產業單一,隻種植蘿卜一種傳統作物,曾是集體經濟薄弱村。2021年春天,吳林靜、寧國法兩位中國農業大學碩士生“進村讀研”,建起了一個“科技小院”。這個落在田間地頭的工作室,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指導農戶科學種植。

他們引進水肥一體化、雄峰授粉等先進技術、櫻桃番茄、水果黃瓜、甜糯玉米等優勢品種,最終幫助該村當年實現集體收入33萬元,較上一年翻了三倍。去年,在“拼多多杯”首屆科技小院大賽中,西槐庄村科技小院項目脫穎而出,獲得一等獎。

張岩林和張曉恬正是比吳林靜小一級的師弟和師妹,接替了她在西槐庄的工作。去年,他們再接再厲,將村集體收入再次提升至70萬元。

不止吳林靜、張岩林、張曉恬……還有更多年輕人亦選擇向農而行。如今,這些農大學子此時正分散在全國各地的科技小院“自找苦吃”,在田間地頭和村屯農家書寫了一個個新農業青年的“五四故事”。

據了解,2009年,中國農業大學在河北省曲周縣探索成立了科技小院,把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派駐到農業生產一線,在完成知識、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研究解決農業農村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培養農業高層次人才,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目前,該校已在全國24個省區市的91個縣市區旗建立了139個科技小院。

如今,“科技小院”的駐村經歷正慢慢改變、重塑很多年輕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一開始,大家還挺精致,剛進村時還防晒,但很快就發現,涼快最重要﹔再過一段時間,涼快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做好實驗,做好技術服務”吳林靜說。

“我們這屆就有50多人。大家研一集中學習理論,研二就會根據研究方向被分配到全國各地的科技小院,一年半后再返校。”據張曉恬介紹,她的同學們有的正在江西種植橙子,有的則在四川研究火龍果,從東三省到雲貴高原,從上海崇明到海南三亞。而且,該專業的招生人數從2021年的50人、2022年的60人到今年的100多人,還在逐年增加。

去年,科技小院項目再度升級。中國農業大學與互聯網平台積極合作,首次以全國研究生創新實踐大賽的形式推出“拼多多杯”科技小院大賽,為年輕的技術工作者們搭建平台,交流、比拼科研、產業相關創新成果。

“經過多年發展,科技小院已經發展成為涵蓋‘五大振興’內涵的3.0版本,大賽對科技小院服務鄉村振興和農業綠色發展國家行動,以及研究生的個人成長成才,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賽事專家委員會主任張福鎖表示。

(責編:羅知之、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